無論是作為楊蛟的那一世,隨父母在人間行善積德,還是在危難關頭,為護住弟妹挺身而出,以凡人之軀對抗天兵,悍不畏死。
又或是封神這一世,為報血仇,于昆侖雪中叩首求仙,在圣人面前,敢于說出那番石破天驚的語。
“掀了這桌子,不與他玩了!”
“他要是不讓我好過,那誰都別想好過!”
孫悟空聽到這兩句話時,渾身的猴毛都好似要炸開一般。
好!
說的太好了!
這不就是他自已嗎?
這不就是當年那個手持金箍棒,打上凌霄寶殿,要叫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自已嗎?
那股子天壓下來不彎腰,地陷下去不回頭的犟勁,那股子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剛烈,完全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就憑這一番話,這份心性,孫悟空便認定了他這個師弟。
之前的情誼,是出于師門。
如今的情誼,是發自肺腑的認同。
這小師弟,太對他孫悟空的脾性了!
有此念頭的,又何止孫悟空一人。
斬仙臺另一頭,那位被燃燈古佛欽點,主理此事的蓮花化身三壇海會大神,心中也正是一團亂麻。
說實話,自燃燈指派他來做這最終決斷時,哪吒心里頭便糾結得很。
陸凡這個人,他確實瞧得上眼。
若非今日是在這斬仙臺上相見,換個地方,他倒真想與此人把酒歡,交個朋友。
這念頭,不單是因為陸凡是那猴子的同門,是二哥楊戩的兄弟。
更因為陸凡身上那股子勁頭。
尤其是他對佛門表現出的那種不肯低頭的姿態,實在叫哪吒心里痛快。
只是,有燃燈古佛在上頭看著,有他那位父親托塔天王李靖在旁邊立著,這樁事便由不得他全憑喜好。
他哪吒,終究是要在這人情與規矩之間,做出個取舍。
起初,這還只是兄弟情義與師門恩義間的左右為難。
可隨著那三生鏡將前塵往事一幕幕揭開,他心中的天平,便再也穩不住了。
當年龍王水淹陳塘關,一場大水害死了陸凡的弟弟妹妹。
翠屏山上,陸凡一個月上香請愿,而自已最終什么都沒能幫到他。
這兩樁事壓下來,哪吒心頭那份左右為難,便漸漸化作了沉甸甸的愧疚。
他是闡教三代弟子,按理說,對于截教門人,是不該有什么好感的。
當年封神大戰,兩教弟子打生打死,彼此手上都沾著對方的血。
可方才看著鏡中,聽著陸凡對那位截教圣人說出的那番話,哪吒忽然覺得,什么闡教截教,都變得不那么要緊了。
陸凡的那些話,真的是說到了哪吒的心坎里。
他的一生,不就是這么過來的么?
父親不慈,逼他剔骨還父,削肉還母。
他便真的舍了這父母所賜的皮囊,干干凈凈,再不相欠。
天命要他應劫,他就鬧個天翻地覆,攪得四海龍王不得安寧。
規矩要他順從,他便打碎這規矩,踩著風火輪,提著火尖槍,殺出一條自已的路來。
他與那猴子,與那楊戩,骨子里都是一樣的人。
最聽不得的,就是天數注定四個字。
最容不下的,就是那強加于身的委屈與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