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陽謀,是管仲給齊桓公的一個陽謀。
在春秋時期,齊桓公是一方霸主。
齊國旁邊有一個魯國和一個梁國,梁國是一個小國,魯國相對大一些。
齊桓公視魯國為威脅,欲除之而后快。
齊桓公就問管仲,應該怎么辦呢?咱們什么時候去辦他們?
管仲說要等一等。
......
嬴政心中明了,臉上的笑容也別有深意。
這確實是管仲的陽謀。
直接出兵不利,用經濟戰拖垮魯國,方為上上策。
......
管仲對齊桓公說,你從現在開始,要上行下效。
鼓勵滿朝文武,甚至是天下人全部都穿綈服。
因為魯國人擅長于織綈,綈是一種比較光滑的布料。
你就大肆鼓吹穿綈服的好處,我再去和魯國談。
......
各朝的讀書人已經回憶起了《管子?輕重戊》中關于此事的描述。
魯梁之民,為我織綈,千匹一布,賜金三百斤;十匹一布,賜金三千斤。
管仲這是要高價收購魯國的綈啊!
......
管仲就去告訴商人,你們要是給我1000匹的綈布,我就給你們三百金。
如果說你給我十倍的綈布,我就給你們三千金。
因為齊桓公就喜歡你們的綈服,我們整個齊國人民都需要綈布。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你是一個聰明的魯國的農民,你會怎么做?
......
各朝的農民幾乎是脫口而出。
當然是去織綈布!
俗話說的好,富貴險中求。
但是織綈布完全不是險啊!
管仲可是千古名相,必定是極有信譽的人。
所以,織綈布完全沒有險,只剩下富貴。
十匹綈布,高達三金!
種地才幾個錢!
織綈布掙的錢,買糧食吃綽綽有余。
有錢不賺王八蛋啊!
......
魯國在管仲這個保證之后,百姓都去織綈布了。
過了10個月,管仲再去魯國看,發現百姓都沒有種地,都在織綈服。
一年后,管仲跟齊桓公說,從現在開始,你穿帛服。
你不要再穿綈服了,且禁止百姓穿。
換了面料后,又開始上行下效,全齊國又開始推行這個帛服。
這個時候,再封閉關卡,中斷與魯國的貿易往來。
......
各朝百姓此時都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