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中國人有著根深蒂固的家族意識,無論是縱橫于古代帝王到平民百姓之間的傳宗接代思想,還是現代社會中存在的或多或少的重男輕女意識都是其突出的體現。由于各種原因漂泊在異地他鄉的人都想著何時能光宗耀祖榮歸故里,即使人之將死也會安排妥當,讓自己死后能夠睡在祖宗身旁。就連人們吵架謾罵都離不開什么你祖宗十八代都不是好人或我咒你八輩祖宗的絕狠架勢。這,就是中國人口中的根。
馬來西亞的華人都有各自祭祀祖先的方法,他們對此的重視并不比中國國內差。周家就修建一棟二層小樓作為安放祖宗排位的祠堂。每年一次定期舉行的聲勢浩大的祭祀活動,不僅證明了周家在馬來西亞的地位,也足以見證其對家族觀念的強烈認可。
英子早早起床,穿好了為祭祀專門準備的黑色祭服。媽媽告訴她祭祀活動還有一個小時舉行,但她們母女馬上就要隨周家眾人趕往祠堂。周氏祠堂坐落于市郊外的一片林木里,當初周家選址那里是因為此地遠離喧囂,恬靜自然,可以讓祖先亡靈得意安靜。英子知道,此次祭祀十分重大和嚴肅,她已經聽過傭人索亞描述的數百名僧人身著僧袍,口念超度佛經走過市中心的壯闊場面。索亞說那是去年她跟隨其他幾個傭人運送祭品才得以的僅此一見。
英子也知道了為何這些日子在周家很少看見工作的傭人,原來他們都在為這次祭祀做著相應的工作。但就是這樣的莊嚴時刻,英子還是忍不住想起那晚她和陳誠的不歡而散。那次吵架的確令她傷心欲絕,回到周家在自己的房間了還哭了好久,她不理解為何陳誠抓住peter教車這件事死死不放,不聽她的解釋,不顧她的哭泣,就是一味的蠻不講理,他以前可從沒有這樣過。他總是說:英子你是個特別的女孩,不趨炎附勢,不虛偽做作,一切真實,永遠值得我信任、值得我愛。想到這,英子又豁然開朗了,心想他可能一時鬼迷心竅了,有些事情鉆了牛角尖,等想開了,就會為他的無禮道歉了,那時她也會原諒他,哪有男女朋友沒有摩擦的呢她不會那么小心眼,知道有些事情要適可而止。
車子開了半個小時,英子和周家眾人終于到了郊外的周氏祠堂。周啟先晚些才會來,他去機場接他僅有的一個在澳大利亞生活的叔叔和他的家人了。邵美芝對英子說,周家到周啟先父親那一輩只有兩個男孩,一個是周啟先的父親,另一個就是這個無心經商專攻學術,如今已經年到七旬卻還在澳大利亞大學當教授的叔叔。別看你周伯伯和他叔叔平時很少來往,但畢竟是血脈之親,每次見面叔侄都格外親熱,你周伯伯忙生意,他叔叔又年老多病,行動不便,也就每年的這次家族大祭祀才得以見面......英子看到一同前來的周立群,周立菲,和剛剛停車下來的周立楠,他們同樣衣著黑色,但比起她的三心二意,周家三兄妹則滿臉認真嚴肅的神情。
祭祀活動終于開始了,先是游街走來的數百名僧人坐成方形齊念超度佛經。一名印度得道高僧慢慢走到巨鼎香爐面前口念佛經,點燃那根巨大無比的燒香。悲悲切切的誦經之聲和莊嚴肅穆的祠堂樓體,弄的英子渾身直起雞皮疙瘩,可能她不是周家人,所以無法感受此刻的氣氛。
燒香祭拜之后,大家進入祠堂,每個人讓高僧口噴神水洗去污穢之后,走上祠堂二樓。剛到二樓門口,英子就被眼前所見驚到,廳堂中央的高臺上擺放的數十個按輩分排放的排位,讓整棟小樓顯得奪魂攝魄,恐怖陰森。她感覺仿佛自己周身被陰氣環繞,每個毛孔都張開了。來時媽媽在車里和她說過:周家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家族,供奉之首的祖先在中國唐朝是個戰功赫赫的大將軍,他身經百戰,深受當朝皇帝的賞識,授封賞那是平常之事。周家祖先更是妻妾成群,兒女不計,家丁興旺,后來風云變幻改朝換代,到了明清朝代,周家氣運大不如從前,但也算名門大戶,后來又經數年多次波折,周家人就飄揚海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