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道:“那涇河龍王犯了天條,罪在自身,豈能怨得了別人?”
悟空道:“是極,是極。無有因,何有果?想是那涇河老龍供果吃得多了,閑來無事,便想犯個天條試試深淺。”
觀音菩薩聽了,惱的伸出玉掌,打了那猴頭三下,道:
“你這個潑猴,莫在胡,凡事自有定數!若再胡,小心我念那緊箍咒。”
悟空忙道:“不敢,不敢。還請菩薩快使個法,教我那師父渡過河水吧!”
觀音菩薩取出一個紅葫蘆兒,吩咐道:
“你將此葫蘆放到流沙河上,把悟凈那九個取經人的骷髏穿在一處,按九宮布列,把這葫蘆安在當中,就是法船一只,能渡唐僧過流沙河界。”
悟空道:“什么取經人的骷髏?”
沙僧道:“大師兄,我在那河中做妖怪時,吃人無數,向來有幾次取經人來,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頭,拋落河中,都沉水底。這個水,鵝毛也不能浮。只有那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我以為是個寶物,于是將其穿在一處,閑時拿來把玩。”
悟空聽著,問道:“如今那骷髏呢?”
沙僧道:“被那妖龍拿去了,未還給我。”
觀音菩薩無,道:“也罷,我隨你們去一趟吧!”
悟空沙僧拜謝不提。
三人乘云,不多時到了流沙河。
唐僧八戒見菩薩來了趕忙跪下參拜。
觀音菩薩對唐僧道:“此地原名流沙河,被那妖龍改了去,河中的妖怪乃是卷簾大將臨凡,也是我勸化的善信,護你取經之輩。”
唐僧聽了,歡喜收下沙僧,又給沙僧取了個俗稱,叫沙和尚。
觀音取下一只柳葉,拋入河中,化作一艘柳葉船。
唐僧登船,坐于上面,穩似輕舟。
左有八戒扶持,右有悟凈捧托;孫行者在后面牽了龍馬,半云半霧相跟。
唐僧飄然穩渡這八百里流沙河界,浪靜風平過弱河。如飛似箭,不多時,身登彼岸,得脫洪波;又不拖泥帶水,腳干手燥,清凈無為。
唐僧拜謝了菩薩,師徒四人再往西去。
此間事了,觀音菩薩徑回了南海,心中卻有些煩惱。
木叉問道:“師父為何煩惱?”
觀音菩薩道:“只因那孽畜,屢次三番阻攔取經之路,這倒也罷,早晚必能降他。只怕他蠱惑了悟空,壞了取經大計。”
木叉道:“那孽畜不過仗著有幾件不知從哪弄來的異寶逞兇,師父不如將計就計,在取經路上設計拿他。”
觀音菩薩喜道:“善!近日我這寶蓮池中,蓮花盛開。你去請文殊普賢二位菩薩,還有黎山老母,來我珞珈山,觀看蓮花。”
木叉心驚,沒想到菩薩為了降服一個小小妖龍,竟要請如此多的神圣。
彼時,敖徒那邊。
叮,獎勵結算中,總共攔截九十一天。
叮,獲得獎勵三轉還魂丹。
叮,獲得獎勵六千年蟠桃。
叮,獲得獎勵后天靈寶·頭疼磬。
叮,獲得獎勵后天靈寶·縛龍索
叮,獲得獎勵神通·五色神光
叮,多出天數一天自動轉入下次支線任務;下次支線任務為:四圣試禪心。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