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慈安宮內,太后正靠在正殿楠木包鑲炕案上閉目養神,鎏金獸首香爐吐出一縷縷青煙,小宮女為太后輕輕捶腿,蘇姑姑輕聲道:太后娘娘,這是宮里新制的檀香,您一心禮佛,皇上說這個應合您心意。
嗯,不錯,皇帝有孝心。
隨后太后搖了搖手示意宮女退下,將翡翠佛珠捻在手里:福銀,你說,哀家這些年的懿旨......是不是寫得忒沒體統
蘇姑姑垂首:太后娘娘用心良苦。
苦什么太后娘娘抬眼瞧了蘇姑姑一眼,三年!三十六道懿旨!每一道都是叫這老十九回宮,他當哀家的朱砂印是年畫戳子么
香爐中檀香已燃盡,最后一縷青煙吐出時,太后起身:拿筆墨來,哀家再擬一道懿旨。隨后又怒道:真是可恨!
祁舜進來時正撞見這幕,他拱手道:母后息怒,這是怎么了
怎么了還不是皇帝的好主意!太后將邊關來的密報砸過去,皇帝,你把你十九王叔派去邊關,怎么不問問他在邊關做了哪些好事
密報里一張工筆畫掉落了出來——頭戴花環的戰馬,馬尾辮著七彩絲絳,馬上人執劍的手竟在逗弄沙鼠。
他會心一笑:邊關安寧,皇叔童心未泯......
童心太后冷笑,二十好幾的人了,種菜遛馬斗蛐蛐!邊關的那些流寇,早成良民了,他就是不肯回京!
祁舜扶著太后坐回楠木包鑲炕案上,安撫道:母后,十九王叔這幾年戍守邊關,邊關安定,百姓富足,也是大功一件。
既是大功,皇帝應該迎你十九王叔回京,再給予封賞。
比如賜數名秀女
聽得此話,太后瞪了祁舜一眼,隨后向蘇姑姑吩咐:福銀,再替哀家擬一道懿旨,就說......就說哀家病重,讓他趕緊滾回來!再加一句......婚事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