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手指輕輕叩擊著龍案,半晌不語。
殿中氣氛驟冷。
這已不是獻計,這是在觸動根本。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天子會勃然大怒之時,皇帝竟微笑頷首,道:
卿之所,皆中朕意。
話雖如此,但皇帝眼底深處那一抹森冷,卻沒有任何人能看得出來。
不過短短數息,殿中眾臣便各自反應不一。
左都御史李衡第一個出列,拱手皮笑肉不笑:陛下,蕭大人年紀輕輕,文韜武略皆可稱奇,只是此番三策,雖大膽銳意,卻恐操之過急,稍有不慎,便是朝綱震蕩、民心惶惶。
下之意,便是蕭逸狂妄。
右相趙安也緊隨其后:陛下,北鎮三藩系大周肱骨,若貿然削兵,只怕未戰先亂。再者,鹽鐵之事,向來非一日可改,若設八司,怕是徒添冗官,徒增國庫之耗。
群臣附和之聲逐漸涌動。
他們不是真怕蕭逸獻策激進,而是怕他鋒芒太盛,動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
蕭逸負手立于殿中,神色不改,眼眸清冷如鏡,待群臣議論幾近鼎沸,他才緩步向前,聲音不高不低,卻穩穩壓過了所有雜音。
李大人憂心朝綱,趙相擔憂國耗,皆是忠。
然則,北鎮三藩之兵若不歸制,臣敢問:朝廷還有幾成兵權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