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京師南門,鼓樂大作,旌旗飄揚。
東炎使團入京——!
儀仗車馬隆隆而至,敵國使臣身著紅緞寬袍,腰佩異國玉飾,神色肅穆,隨行使者、護衛、隨員多達百人,聲勢浩大,所到之處街道兩側早已列隊觀望百姓。
朝廷禮部設宴于昭德殿,以迎遠使。
此乃大典,不可怠慢。
——
傍晚,昭德殿內,燈火通明,華宴將起。
蕭念身著紅金戰袍,腰佩蕭家虎頭佩印,抬首步入正殿,一入場便引起朝中貴族紛紛起身相迎。
蕭家少將軍風采更勝當年!
老將軍有后,蕭門不朽啊!
蕭念眼中閃過一絲傲意,抬手作揖,順勢在上首客位落座,直對主座之賓。
今日設宴主賓,是敵國東炎使臣烏修。
此人四十上下,面容瘦削,鼻梁高~挺,目光如鷹,一舉一動皆透著異域王室的驕矜。
入席后,烏修掃視殿內,目光最終落在蕭念身上。
聽聞中土兵家之后,謀將之才,不讓其父。今日得見,果然英武。
蕭念聞,當即朗聲一笑,起身拱手:烏使謬贊,晚輩愧不敢當。然我蕭家世代將門,護國為責,得承先志,是我分內之事。
眾人聽了,皆頷首稱善。
蕭念少年掌兵,調兵布陣已熟稔一方。
有其父之風,必成棟梁。
烏修微微點頭,面色平和:聽聞三年前斷江橋一策,敗我十萬大軍,奪橋斷糧,引我軍深~入,誤中伏擊——此策,便是蕭將軍所制
蕭念心頭微頓,旋即應道:是晚輩奉父命研策而出,兵法無他,不過熟讀百卷,將心比心。
這番話說得四平八穩,卻帶著潛藏炫意。
果然不凡。烏修嘴角一勾,似笑非笑,如此......若東炎欲在此設一局沙盤演武,以友為敵,可敢應之
蕭念拱手:敢不奉陪。
——
不遠處席末,柳映雪攜一襲紫袍入座,其后,灰衣僧人緩緩落座,無人識得,亦無人理會。
直到她抬眸,望向上位蕭念那張意氣風發的臉,眼神一寸寸轉冷。
斷江橋之策,你也敢認她忽然冷笑出聲,語氣冰如霜。
蕭念眉梢微挑,強自鎮定:郡主何意
柳映雪未答,只看向烏修:烏使既識兵法,自該知,那年江橋之戰,真正立策者,未嘗披甲。
他身著灰衣,不在軍中,卻以三策扭轉我軍敗勢,削敵十萬。
此人——便在此處。
眾人一驚,齊齊看向那位不起眼的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