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袁紹與公孫瓚雙方緊鑼密鼓的敲定合作計劃,準備突襲呂布的時候,鄴城方面,韓馥對于可能到來的危險卻沒有絲毫的察覺。
州牧府內張燈結彩,一掃連日來的壓抑氣氛。韓馥劫后余生,心情大好,命人準備了極其豐盛的酒宴款待呂布。
面對韓馥派人過來邀請,呂布也沒有拒絕,應邀前往,帶了趙云,潘鳳,還有一些親信前往。
不過……
赴宴前,呂布并未直接去州牧府,而是繞道來到了西涼軍駐扎在城外的營區,找到了正在自己帳中翻閱書簡的賈詡。
賈詡的帳內布置十分簡潔,一盞油燈,一堆竹簡,與他這位謀士的身份相符,透著一股低調與疏離。
見呂布進來,賈詡放下竹簡,起身微微躬身:“溫侯大人。”
呂布隨意地擺擺手,走到案前,目光掃過那些書簡,笑道:
“文和倒是清閑。韓文節設宴相請,我需帶人進城一趟。這大營之中,數萬將士的安危,今夜還需文和多費心看顧。”
賈詡聞,眼皮微微一跳,臉上露出慣有的謙遜笑容,委婉推拒道:
“溫侯說笑了。營中有華雄、張繡諸位將軍坐鎮,各級校尉軍官各司其職,他們皆是久經戰陣之輩,統兵布防,井然有序。”
賈詡在西涼軍中職務和地位都不高,但不知道為什么,自從幾個月前,西涼軍中僅次于董卓的二把手呂布就對他莫名的關注。
起先賈詡只是以為呂布在軍中發掘人才,比如徐晃,張繡都是因為武藝不錯入了他的眼。
他便委婉應付,覺得自己一介文官,沒什么武藝,低調行事,呂布便不會再關注自己。
但即便他在聯軍討董等一系列戰事也沒有出謀劃策,無亮眼表現的情況下,呂布這一次東出冀州的遠征,依舊點名要帶上他。
賈詡覺得蹊蹺,但也沒有拒絕,隨大軍出征,繼續低調行事。
眼下,他也是如此:
“詡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于此軍旅之事,實在幫不上什么忙,不敢僭越。”
呂布似乎早料到他會這么說,并不意外,也沒有強求。他只是走近兩步,靠近油燈,燈火映照著他棱角分明的側臉,聲音平淡卻意味深長:
“文和過謙了。智謀之力,有時勝過千軍萬馬。不過……若今夜我軍大營有失,亂軍之中,刀劍無眼,縱是文和這般算無遺策,恐怕也難以獨善其身吧?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賈詡心中凜然,呂布這一句話可謂是點到了他的命門上。
賈詡為人孤僻,除了張繡等少數人,不管是在朝廷還是西涼軍中都沒有什么私交來往。
他雖在西涼軍中任職,但對于整個的西涼軍并沒有什么感情。
朝廷傾覆,諸侯紛爭,兵荒馬亂…如此種種,賈詡就如同臺下的看客一般冷眼旁觀。
所謂的功名利祿,所謂的忠君愛國,對他宛如過眼云煙,但唯獨有一點,哪怕是賈詡這樣智計超絕,極度清醒的謀士也無法回絕,那就是——
人被殺就會死。
亂戰之中,刀劍無眼,即便他有天大的智慧也不敢說一定能保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