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狠厲決絕的方式,極大地沖擊了少年天子的心靈!
他在朝堂上聽慣了所謂的忠心論,不管是誰,甚至董卓都能扯上一兩句為了大漢。
但這份血書…就完全不一樣了!
割開自己的皮肉,用自己的血來表忠心!
這要忍受多大的疼痛?這得是多大的決心和忠誠?!
小皇帝看向呂布的眼神瞬間變了,驚懼逐漸被一種巨大的震撼和難以置信的感動所取代。
看著小皇帝的表情變化,呂布心中也是很滿意。
不錯!
潘鳳的血沒白流!
他畢竟不是真忠臣,沒有誠心光有漂亮話,搞不好忽悠不住小皇帝。
但血書的分量,一下子就把他忠心的分量給抬上來了!
甚好!
另一邊,王允見小皇帝已被血書和呂布的表態初步打動,他上前一步,幾乎湊到小皇帝耳邊,聲音壓得極低。
那如同游絲般的氣音,甚至連侍立在門口的老太監都難以聽清:
“陛下,老臣與呂將軍所謀之策,關鍵在于‘順勢而為’四字。”他目光灼灼,語速低緩卻清晰。
“董賊如今大勝而歸,驕狂之心已達,其篡逆之心,朝野皆知。此刻,正需有人‘順應’其心,將其捧至極高之處……”
小皇帝劉協緊張地吞咽了一下,屏息凝神地聽著。
“老臣與溫侯已經鼓動了董卓那逆賊的手下,他們會在朝堂之上,鼓動大臣上書……”
王允繼續低語,一字一頓說得清晰,
“奏章之上,必將極力頌揚董賊‘匡扶社稷’之功,其德邁堯舜,功過伊霍…進而懇請陛下,為天下蒼生計,效仿古之圣王,禪讓帝位于董卓!”
劉協聽到“禪讓”二字,身體猛地一顫,眼中露出驚恐。王允連忙以眼神安撫,聲音更低卻更急:
“陛下稍安勿躁!”
“屆時,陛下您切不可斷然拒絕,亦不可立刻答應。需表現出驚惶、不舍,卻又…無可奈何之態。最終,在百官‘再三懇請’之下,您再‘被迫’應允,下詔同意舉行禪讓大典!”
“唯有如此,方能令董卓深信不疑,以為陛下怯懦,百官臣服,天下歸心。他才會放下戒備,欣然踏入那為他準備好的…絕路!”
“待禪讓大典舉行之日,百官齊聚,董卓志得意滿,以為江山唾手可得,其心神必全然沉浸于登基美夢之中,護衛必有疏漏!”
“屆時,呂將軍將率心腹死士,于大典之上,光明正大,以雷霆之勢,誅殺國賊!而后昭告天下,國賊已然伏誅!陛下便可重整漢室江山!”
小皇帝劉協聽得手心冒汗,心臟在胸膛間如同打鼓一般,砰砰直跳!
不管是對劉協,還是對王允,呂布…這個計劃大膽到近乎瘋狂!
計劃的每一步都走在刀刃之上。
但聽到自己并非真的要將祖宗基業讓人,而是在演一場逼真的大戲,最終目的仍是誅殺國賊,重掌大權,小皇帝劉協眼中的恐懼漸漸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孤注一擲的決心!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