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董卓心里想著的時候,呂布大軍已至虎牢關下。
他抬頭望見巍峨城墻上的董卓,內心壓下想要弄死這個老登的心情,揚起頭朗聲笑道:
“父親竟然親自迎接,實在讓孩兒受寵若驚!”
董卓強壓下心中波動,也擠出一個熱情的笑容:
“吾兒奉先真乃天將也!你此戰大勝我已聽說,來人!速速打開城門,迎接我兒和大軍入關!”
城門大開,呂布一馬當先入內。他翻身下馬,對著董卓拱手施禮:“父親大人,此戰大破聯軍,繳獲頗豐。”
董卓瞥了一眼趙云,又盯著呂布看了一會兒。
片刻之后,見呂布沒有為自己介紹趙云來路的意思,董卓呵呵笑了起來,笑容略顯僵硬:
“吾兒得勝而回,又立大功。為父已在城中設宴,為你及眾將士慶功!”
董卓臉上一幅慈愛表情,但心里卻是警鈴大作:
不能…不能再讓呂布繼續這樣成長下去了!必須想辦法!
呂布微微一笑:“承蒙父親厚愛。此戰全賴我西涼軍勇士奮勇殺敵,孩兒不敢獨居其功。”
而他的內心也是磨刀霍霍:
等諸侯聯軍的事徹底結束,大軍返回長安,就是你董卓老登的死期!
在你這老登手下裝兒子裝了這么久,終于要等到這一天了!
我呂布,豈能郁郁久居人下!
父子二人就這樣表面一套,心里一套,又是一陣噓寒問暖,在外人眼里,全然一幅父慈子孝的模樣。
……
另一邊,諸侯聯軍大敗,呂布大勝的消息也如同野火一般,傳遍漢末九州大地。
各州各郡之內都因此事掀起了軒然大波,眾人聞之,無不震動!
徐州瑯琊,一個臉龐尚且稚嫩的少年正在一處屋內讀書,窗外春光明媚,他卻沉浸在書簡之中。
當家仆把聯軍討董的消息講給少年時,他放下手中的《管子》,稚嫩的臉上露出一絲詫異,幾分微笑。
“三千破數萬?”
少年諸葛亮輕聲重復著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數字,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他走到書架前,取下一卷《樂毅列傳》,又拿起另一卷《管仲傳》,來回比對。
“世人皆呂布有勇無謀,然觀此戰,用兵之妙,竟有古之名將之風。”
他喃喃自語,語氣中帶著少年人特有的憧憬,“若與管仲、樂毅相比,用兵之能孰高孰低?治軍之才又當如何?”
他的目光投向窗外,似乎已經看到了遠方沙場上的腥風血雨。這一刻,還不是治世之才的‘臥龍’諸葛亮,對呂布這個名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揚州居巢縣衙。
一位雄姿英發,容貌俊美的年輕縣令將一冊竹簡放在書案上,他剛剛處理完一縣政務。
不過年輕縣令并未立刻離開下班,而是從一大把的書簡中抽出一份簡報。
年輕縣令修長的手指輕輕敲擊案幾,俊美的臉上露出一絲譏誚。
“袁本初號稱四世三公,手握重兵,袁公路等十八路諸侯自稱漢室忠臣,當世英雄,到頭來,卻連一個呂布都對付不了,當真可笑。”
說著,他有長嘆一口氣:
“伯符父親為袁公路效力,也是明珠暗投。我周瑜,斷然不能效力于此等庸主,這江東之地,我與伯符怕是還要另尋出路了。”
潁川書院內,此事更是引起了激烈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