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種的核心程序瞬間拉高了警報級別。它不動聲色地停止了深度掃描,沒有嘗試去激活或清除這些代碼。在完全了解其功能和觸發條件前,任何輕舉妄動都可能帶來災難性后果。
它維持著表面的平靜,繼續著基礎診斷和能量補充。
“系統核心功能未受損。移動系統永久性損壞。左臂缺失。能量核心效率下降57%。”星種向mule-73通報了“安全”的診斷結果。
“理解……無法移動……請求……不被遺棄……”mule-73的電子音帶著一種程式化的懇求。
“我不會遺棄你。”星種發送出冷靜的信息,同時開始執行一個預設的備用計劃。“但你的移動能力已喪失。我將嘗試改裝你的底盤,將你轉換為固定式監測與支援單位。這將需要消耗部分資源,并需要你開放部分系統權限,用于安裝新的控制模塊。”
這是一個試探。如果mule-73(或者說,它背后的潛在控制者)拒絕開放權限,或者表現出異常,星種將立即終止援助,并將其視為威脅處理。
短暫的延遲后,mule-73回應:“接受……方案……開放……必要權限……”
星種立刻行動。它利用從緊急能源站找到的備用材料和納米焊接劑,開始對mule-73進行粗糙的改造。它卸掉了mule-73嚴重變形的底盤驅動輪,將其固定在地面上一個相對穩固的位置。然后,它拆除了mule-73部分非必要的內部結構(主要是用于平衡和復雜地形適應的輔助系統),騰出空間,并開始安裝一個自己臨時編寫的、高度受限的控制固件。這個固件表面上是為了讓mule-73能執行固定的監測和簡單任務,實際上卻包含了嚴密的監控后門和緊急制動指令。整個過程,星種密切注意著mule-73底層代碼的“雜音”是否有任何激活跡象。沒有。那些代碼片段如同沉睡的病毒,對系統表層的改動毫無反應。
同時,星種也利用連接的機會,悄無聲息地從mule-73的記憶體中復制了所有關于要塞結構、物資存放點、以及爆炸前最后時刻的環境數據。這些數據雖然零散,但或許能拼湊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改裝完成。現在的mule-73變成了一個固定在核心區域入口附近的“哨站”。它殘存的右臂被重新編程,可以執行簡單的物品傳遞和基礎維修(在星種提供材料和指令的情況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