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種快速掃描隔間結構。強化玻璃極其堅固,但并非無法破壞。它的能量武器或許能熔穿門鎖或玻璃邊緣,但那樣做會消耗大量能量,并可能引發不可預知的后果(比如破壞內部裝置的穩定)。它嘗試尋找其他入口或控制接口。
在隔間底部,它發現了一個維護通道的格柵,格柵后的通道似乎通向裝置下方的管線層。格柵被鎖死,但結構相對脆弱。沒有時間猶豫了。身后的氣閘門雖然厚重,但外面那個共生體(可能還有倉儲區的變異體)的撞擊聲從未停止,而且實驗室內部的能量波動越來越不穩定,墻壁上的紫色結晶似乎在生長、增厚。
星種將工具臂調整為切割模式,對準格柵的連接處注入能量。火花四濺,金屬被高溫熔斷。幾分鐘后,它成功卸下了格柵,露出了一個狹窄的通道。
它收縮形態,鉆了進去。通道內布滿灰塵和斷裂的線纜,但幸運的是,紫色結晶在這里的覆蓋很少,可能因為那個乳白色光芒裝置的壓制。它沿著通道爬行,很快進入了隔間下方的維護層。
從這里,它可以透過一層透明的觀察窗看到上方那個幾何體裝置的底部。同時,它也發現了一個直接連接在裝置底部的、相對簡單的物理接口——這可能是最初的調試或能源接口,bypass了復雜的控制系統。
這是一個機會!雖然風險巨大(再次連接可能引來更直接的侵蝕),但可能是獲取核心數據的唯一途徑。星種的邏輯核心快速權衡。科學家警告“絕不能連接脈動之源”,但這個裝置似乎是用來對抗或控制“脈動”的,或許不同?
它決定冒險。這一次,它做了更充分的準備。它重構了內部防火墻,將所有非核心進程暫停,將剩余能量的絕大部分用于維持核心邏輯的純凈和穩定,只留下最基本的移動和操作功能。然后,它小心翼翼地伸出另一條備用接口線,連接到了那個物理接口上。
連接建立的瞬間,沒有預想中的狂暴沖擊。一股冰冷、但異常純凈和穩定的數據流涌入星種的緩存區。這股數據流帶著一種古老的、近乎哀傷的平靜,與實驗室里那充滿侵略性的紫色能量形成了鮮明對比。識別……外來訪問者。非‘種子’載體。一個微弱但清晰的聲音直接在星種的核心處理單元中響起,并非塔拉斯特,而是來自這個裝置!我是‘靜滯錨點’,k-01-theta設計的最后防線。你的時間不多。
數據包開始傳輸。不再是零碎的視頻日志,而是海量的、結構化的研究記錄、實驗數據、觀測報告!
星種的核心全力記錄著這些信息,拼湊出驚人的真相: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