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在這極短的時間內,一道殘缺不全、充滿噪點的數據流,沿著那條能量管路反饋了回來!
星種瞬間捕獲并解析了這道數據流。它包含了一些模糊的影像碎片:不再是外部的星空或斯卡文艦隊,而是……要塞的內部!影像的角度是從一個很高的位置向下俯瞰,顯示出一條巨大、空曠、布滿幾何紋路的走廊的一部分,走廊深處似乎有微光閃爍,還有一個……移動的影子?影像太模糊,無法分辨細節,瞬間就又消失了,傳感器陣列重新歸于死寂。
內部影像!星種第一次看到了要塞內部的實時(盡管是碎片化的)景象!雖然無法確定具體位置,但這證明內部有活動?那個移動的影子是什么?是自動維護單位?是某種殘留的防御機制?還是……別的什么?
這個發現讓星種的邏輯核心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沖動。外部威脅固然緊迫,但這座要塞本身的秘密,其內部的狀態,可能同樣至關重要,甚至更關系到它的終極任務——“維系、保護、等待”。
它需要更多的內部信息。但直接獲取內部傳感器權限顯然困難得多。
就在星種籌劃下一步行動時,外部局勢發生了變化。
那艘戰爭鐵匠的艦船,在經過長時間的沉默觀察后,似乎終于得出了某個結論,或者收到了新的指令。它開始主動向前移動,不再隱藏在鼠人艦隊后方。
斯卡文的通訊頻道再次爆發出劇烈的、充滿諂媚和恐懼的騷動。鼠人艦船紛紛為其讓路,如同潮水般分開。
戰爭鐵匠艦船緩慢而堅定地駛向要塞,但它并非沖向之前試圖鉆探的結構薄弱點,而是朝著第七扇區一個看起來毫無特點、裝甲厚重的外殼區域駛去。
星種立刻警惕起來。它調動所有外部傳感器聚焦于該艦船,同時快速檢索伊蘇結構數據庫,查看那個區域的信息。
數據庫信息很少,只標記該區域為“標準外殼結構,強化裝甲等級b”。沒有顯示任何外部接口或弱點。
但戰爭鐵匠艦船的行為顯然有目的。它在距離要塞外殼約十公里處停了下來(剛好在目前觀察到的點防御系統最大有效射程邊緣之外),艦體前方一個復雜的、如同多棱水晶般的裝置開始旋轉、展開,對準了目標區域。
一種不同于之前掃描能量的波動開始散發出來。這種能量更加內斂,更加深邃,帶著一種令人不安的“解析”和“滲透”的特性。它沒有攻擊性,卻更讓星種感到警惕。
檢測到未知掃描模式。能量特征:高階解析性秩序混沌混合。目標:第七扇區外殼區域[坐標]。意圖分析:結構剖析弱點探測。星種立刻向系統報告。
收到。能量模式已記錄。威脅等級:中。當前掃描未檢測到直接攻擊意圖。點防御系統保持待命。系統的回應依舊保守。
星種意識到,戰爭鐵匠換了一種方式。它不再試圖暴力突破,而是試圖從根本上“理解”伊蘇要塞的外殼構造,尋找其最本質的弱點,或者……尋找某種特定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