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他心里就沒有委屈?
有一個和郎尚書差不多年紀的官員,情況就類似于他。父母在早早分了家。雖然他也接濟另外的兄弟,但是幾十年后別人提起他,那就是說他連自己兄弟都容不下,別說外人了。
沒人和他深交,也沒人敢提攜他,萬一幫了他回頭把你賣了哪?畢竟他連自己兄弟都能拋開。
兒女婚嫁方面,也不理想。家風正根基深的人家不會首選他家,因為怕他的子女跟他一樣,有了好處,馬上把其他兄弟撇開。誰家不是你幫我我幫你,好的扶持差的。
外人不看你家里面的是是非非誰對誰錯,哪怕當初分家是那家人多對不住他,他迫不得已才分家。幾十年過去后,別人看到的是他把兄弟撇開。
福土坑對張老漢說道:“現在怎么辦?家已經分了,要是讓我再重新收回分家,那我可不愿意。”
張老漢說道:“分了就分了吧,但是你要記住,你不能忘了你的兄弟。該幫的幫,賺了銀子給家里捎一點。身上有多余的銀子,給祠堂捐一點。別看是讓你破費花銀子了,對你只有好處,等你活到我這個歲數就明白了。”
福土坑誠懇的說對對對、是是是一定照做的話。
岳父的大哥七十歲了,吃的鹽比他吃的米還多,說這些話都是為他好。這個福土坑還是領情的。
福土坑又去找了玉樹,說了他大伯說的話,張玉樹說道:“你分家也沒跟我商量,要是跟我商量,我是不同意你分家,損失太大。”
福土坑明白他說的話,和他大伯一個意思。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