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胡氏聽了之后對比一下自己的哥哥,覺得嫁男人就應該嫁這樣子的。
雖然他說他家窮,他說他沒本事,他說他好吃懶做。可是張胡氏覺得他說話帶著自嘲,帶著無可奈何。
張胡氏又聽了他說別的,覺得這個人不是他說的那樣一無是處。當然,他的貌美也讓張胡氏心動。
她也能感覺到對方對她有情意,卻又裝的一本正經。
后面她下定決心想和他挑明,卻找不到人了。
按照他說的名字,讓丫鬟去打聽,打聽來的結果就是這個人賭了錢敗了家跑了,家里還有媳婦和閨女。
張胡氏第一個感覺就是男人為何都是這樣?因為聽到對方有媳婦和閨女,她就懵了,沒有細想這個人就是張玉樹說的姐夫。
她沒有想到他會冒充他的姐夫的名字。
心灰意冷,偏偏那會兒張縣尉的兒子張鴻才看上她提出娶妻,還委托南陽鎮的主事上門提親,父親打聽了之后不愿意。
張胡氏覺得男人都是那樣,嫁誰都是嫁,那就嫁一個對家里有幫助的人吧。
大哥大嫂因為理虧,又因為張家娶她為正妻而激動,所以父親給她陪嫁多少不在意。
張胡氏多要嫁妝是怕將來父親老了沒人孝順,留著以后再給父親。
那次張玉樹去張縣尉家唱戲,她已經成親,第二次去多了個人和小姑娘,祖母說了那個小姑娘的事情。
張胡氏又覺得小娃可憐,覺得張玉樹能夠回家蓋房子,拋頭露面去唱戲賺錢養活家人,也不算太差。
所以她才拿出十兩銀子讓祖母捎回去給福家,讓孩子爹做個事,不必帶著小女娃在外奔波。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