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確實還不是傅寧洲發現瞳瞳存在的最好時機。
她和傅寧洲之間的問題,傅寧洲家人和她之間的問題,傅家人對瞳瞳接受度的問題等等等,每一個都沒有解決。
她也還沒有權衡和考慮的時間和空間。
最初決定生下瞳瞳,她確實想的也只是去父留子。
這個世界單身生育的很多,靠母親一個人就能把孩子健康快樂地撫養長大的也很多。
很多家庭的喪偶式育兒環境里,爸爸的存在還不如沒有。
在她和傅寧洲婚姻的那兩年時間里,傅寧洲表現出來的對工作的熱愛,她其實從來不覺得傅寧洲會是一個好父親。
他會疼愛孩子,會給孩子富足的成長環境,但他未必會給得了孩子太多的陪伴。
他在孩子的成長環境中只能扮演嚴父一樣的角色,事業有成、有威嚴、會讓孩子懼怕的嚴父,但對瞳瞳來說,她需要的還有陪伴。
但這些都是她兩年婚姻生活里感知到的傅寧洲給不了的。
再加上傅寧洲父母對她的嫌棄不喜、以及他們家里根深蒂固的門第觀念等等問題,兩相權衡下,她選擇的是一個人把瞳瞳撫養長大。
她有能力給她平和有愛又富足的成長環境,雖不會比傅家顯赫,但作為普通人已經足夠。
對瞳瞳來說,健康快樂知足才是她最大的財富。
對她來說,她也只希望瞳瞳健康快樂平安地長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