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看了很多政策和研究論文之后,總結出來的,都是前人的智慧結晶。”
楊東搖頭,笑著回答二伯的問題。
肖建泰則是自動忽略楊東的這一番‘客套’
他只知道這個東西是楊東想到的,包括這個經濟新區的設想,選址提議,意義內涵,功能性都是楊東想的。
“大哥,我先去一趟政務院。”
肖建泰不敢遲疑和怠慢,立即轉身就走,快步離開。
肖建國望著二弟這個急迫的性子,忍不住笑著搖頭:“你二伯就是這樣的性格,急如火,疾如風一樣。”
“不必管他,一會就回來了。”
“但是沒準,能給你帶來個好消息。”
肖建國有所預感,肖建泰去和政務院的同志匯報的話,那么楊東就會進入政務院的視線之內,繼而進入政事局同志們的視線。
這對于楊東來說,是個好事,但也不是好事。
可不能因為有壞處,就藏著掖著,該展現能力的時候,必須展現能力。
都已經是副廳級,說白了副廳到正廳還是很快的,只要做出成績,兩年而已。
而正廳級別,已經可以列為國家后備干部的梯隊了。
據他所知,現在中組部已經把十二個四十歲左右的正廳級的干部列為后備干部梯隊,這是要重點培養的,培養省部級人才,繼而考察有哪些可以走的更高。
每一屆的中組部其實都會把一部分年輕干部列為重點關注,重點考察,成為后備干部之后,有一定概率會走入高處。
楊東能不能走進中組部的考察視線,成為后備干部梯隊,就看楊東自己的本事了。
這一點,肖家其實影響不到人家中組部的考察。
肖家要是有那個本事,早就成為朝堂唯一的家族了。
不光是肖家沒有這個本事,任何家族都沒有,都不得影響后備干部的培養。
當然了,雖然不得影響,但是可以提供建議,這是合理的。
“老二怎么急匆匆走了?”
楊東和大伯聊天的過程中,三伯肖建民走了進來,朝著肖建國問道。
三伯進來之后,楊東也很禮貌的站起身來打招呼:“三伯。”
肖建民滿臉笑意的朝著楊東點了點頭,然后擺手道:“別拘謹,坐,自己家。”
說著,肖建民來到旁邊的椅子,坐了下來。
“小東積極獻策,幫助國家解決一個大問題。”
“你二哥急性子,一分鐘都等不了,去政務院匯報去了。”
肖建國笑著開口,然后簡單的把情況介紹一遍。
又因為肖建民現在沒有擔任具體職務,他在正部級的時候就退休,現在掌管整個家族的大事小情。
所以這些東西對他來說,沒有那么重要。
但做過正部級領導的他,眼光格局還是有的,他也能夠看出來楊東提出來的經濟新區,的確可以幫助京城改變三產結構,而且還能解決污染和空氣質量問題。
“你現在是什么職務?”
肖建民開口問著楊東。
他對這個侄子不甚了解,但現在很想了解,也逐漸認可大哥的意見,把楊東當成分支分脈的家主來看待,保持著一定的尊重。
“三伯,我現在是北春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同時兼任北春市營商環境整治工作委員會主任。”
楊東開口,回答肖建民的問題。
其實楊東本應該還有一個職務,那就是市政府黨組成員。
但是這個職務,只是在市政府內部通過了選舉提議,可還沒有上北春市委常委會討論過,所以目前楊東還不是市政府黨組成員,就無法用這個頭銜。
“還行,副廳。”
肖建民點了點頭,已經到了副廳級,說明楊東這幾年做的還算不錯。
只是,要讓他為楊東感到歡呼,的確做不到,因為副廳級在他看來,太低了。
他雖然退休早,因為一些原因競爭失利,可他退休之前已經是正部級領導。
所以副廳級,對于他而,的確很低很低。
“哦,對了。”
“小東啊,你這次來家里,我把這個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