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院長的手段。
也許院長是初衷是為了救這家醫院。
可惜,很明顯,后面院長也瘋了。
長時間凝望深淵的人,終將也會被深淵所吞噬。
院長就是這種人。
最初,他只是想要救這家醫院,控制污染。
可是后來,他反而反過來被祂污染,在日復一日的投喂中,陷入了病態的偏執。
看規則,蘇遠能感受到院長那份好心,那份為了自己員工著想的溫柔負責。
可惜,
如果沒有醫生辦公室的怪物,以及特效藥污染后的畫面的話。
小孩子,就是他們的第二選擇。
這就是為什么不能開那個口。
因為一旦,當人們意識到,原來只需要犧牲一些生命,就可以維持自己的正常,維持自己的生活,讓自己活下去。
命,就開始一文不值。
人性的劣根性是不能夠去賭的。
逢賭必輸。
這所醫院,一定發生過極其恐怖的事情。
泡泡病是最初的污染,到后面,老人被獻祭,再到最后,一些人為了自保,開始揮刀向同類,再到小孩子。
所以,才會有小孩子喊痛,醫院才會不存在孩子和老人,才會有醫生辦公室的怪物,以及食堂的那些動物。
拋棄了人性,就會成為怪物。
那些被屠殺的人,冤魂不散,形成了第二種污染,游蕩在醫院的走廊和角落。
而急診室,手術室,以及停尸房,這三個核心區域,自然是污染最重的地方。
院長知道這一切,但他什么都做不了。
第三種,就是堅守本心的人。
他們在夾縫中生存著,隱藏著自己。
這個陣營的人,才是醫院副本破解的關鍵。
找到他們,等于找到了“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