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無歲月。
除了逃亡便是跋山涉水。
趙諶在吳革等人的護送下,現在已是離開河瀆廟第五個夜晚了。
行進的道路越發艱難,地形也開始變得崎嶇難走,他們不再是穿梭于平野或緩丘,此時,眾人站在一道深邃切割的峽谷前。
不過趙諶卻是悄然重開了一世。
連日來的跋山涉水,又是暴雨沖刷,又是黃河洗滌,他終究是還是沒抗住,病逝了。
沒錯,就是病逝,高燒而死。
他的病逝,自然讓吳革等人心生絕望,那忠勇絕望的一幕,趙諶不想去回憶。
不過,這次的重開,后世點評部分,卻是給此刻逃亡的他,帶來一條重要的情報。
當然,后世那些史書,史料的點評,依舊是各種夸贊與欣賞,他已經麻木了。
沒辦法,他的爽點閾值已經提高了。
除非是后世給他專門出一冊帝王傳記,或者封他為千古一帝,這種才能爽的飛起。
不過這次的點評中,趙諶看中的,卻是后世,網友的一些點評。
這個就有意思多了!
此前他也看網友對自己的評價,但因為他在歷史上的事跡太少,點評不是很多。
可隨著他逃出汴京,各種對他這個時代的腦洞想法,還有各種歷史遺憾也都出來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關于這個時間點,一位被他忽略了的重要人物,被提出了!
宗澤,這位大宋的忠勇大將!
竟然在知道自己西逃,并判斷出自己可能西進的路線后,直接舍棄了趙構奔襲救援。
此時,趙諶的目光卻放在除開那些史料,偏嚴肅向的點評后,《萬世書》后面,那些后世網友的點評獻策上。
“可惜了,趙諶眼瞅逃出生天了,竟然病死在了‘丹河’邊上。”
——拉比小心。
“我知道丹河,現在還有這位廢太子的墓呢,就在丹河邊上,好多人都去看過,不收門票,不得不說很良心了……”
——膠原不蛋白。
“……”
“但凡他們再堅持一下,渡過丹河,抵達淮州西南,太行山口,宗澤的救援就到了,只可惜連累了宗澤,被趙構所厭!”
——黑色坎肩。
“做了一個當時,宗澤的行軍路線,按照當時的地理測算,真的就差一點,jpg!”
——人參桂圓枸杞茶。
“不愧是與扶蘇、劉據、李承乾、朱標并列為第五大意難平太子的人,十歲的他,其智便如妖,城府算計至少排歷史前三!”
——草帽團船長漩渦鳴人。
“我,第五意難平太子?”看到自己竟然被評到第五意難平太子,趙諶不由咧嘴一笑。
以往都是四大意難平太子,各種遺憾,各種歷史有如果后的想象。
現在,自己與這四位并列了,不過自己是真的有如果,而且五大太子還不是極限!
再看網友對他的贊譽,什么智如妖,城府算計排歷史前三,趙諶不由感到臉紅。
“呵,恐怕后人怎么也不會想到,我是穿越者吧……”
深吸口氣,壓下心中想法后,趙諶又看了看,確定沒有什么歷史劇透遺漏后,調出吳革的記憶開始編輯。
重點自然是讓他知道,宗澤會在太行山口接引一事,也是給他一點信心。
做完這一切后,趙諶使用時間錨點,回到渡丹河的這一晚,開啟了第四世。
“殿下,這是丹河,”吳革的聲音在呼嘯的峽風中顯得低沉,“河水不深,但河谷兩岸峭壁陡立,唯有幾條古商道和獵徑可通。”
“穿過這條峽谷,才算真正觸到太行山的門楣了。”吳革說著,長舒了一口氣。
不過相比于上次,他在丹河邊上的凝重,這一次,語氣帶了少許的輕松。
因為他眼前再次出現上天的指示了。
而且這次給他的指示,對現在近乎于山窮水盡的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天降甘霖!
重開回來的趙諶,也不由深吸了一口氣,呼吸著冰涼的空氣,朝前方看去。
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條被巨大水力,用千年時間切割形成的“v”型峽谷。
即便此刻是在逃亡途中,可看著眼前的壯觀景色,也不禁覺得心胸開闊!
“不能繞行嗎?”片刻后,趙諶收回心中感慨,看著這近乎天塹的地勢,心生寒意。
景色雖然壯觀,可這東西現在要命!
“繞行需多耗費兩日,且出口接近懷州城防區,風險更大!”吳革果斷搖頭。
“金軍游騎多在平原巡弋,凡是這等險地,往往疏于防范,從此處過,雖是險招,亦是奇招!”說著,吳革不由看向虛空。
宗澤已料到太子西逃路線,準備于淮州西南,太行山口接應,請耐心等待!
有宗帥在,不論是接下來的追兵,又或者是入關中以后,對太子都極為有利。
“都打起精神!”為了給眾人希望,吳革再次開口:“早在逃出汴京前,某就與宗澤老將軍有聯系,并約定若是有變,便在太行山接應,按照約定,宗帥也已經出發!”
“只要我們渡過眼前難關,就會有援軍!”
果然,這一番話給了眾人空前信心,牛五等人,此刻全都是面露喜色!
趙諶則是表現的很平淡。
這符合他逃亡之路上,一貫以來的“人設”。
泰山崩于前而不變色,少年老成,人主之資!
一行人稍作休整后便開始趕路。
嗯,所謂的“路”,不過是巖壁上開鑿出的古棧道遺跡,大多已然崩毀,只剩下零星嵌入石壁的朽木樁和狹窄的天然巖階。
他們必須手腳并用,身體緊貼著冰冷的巖壁,在狹窄且時而中斷的路徑上艱難挪移。
下方是轟鳴的河水,看一眼都令人頭暈目眩。
慶幸的是今天沒有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