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若楠接到的電話是學校時的導師打來的。
喬若楠當年就是導師的幾個得意門生之一,導師對她畢業以后的動向一直很關注,他知道辦畫展是她一直以來的愿望,所以一有機會就會想到她。
近期導師正在籌措一個畫展,主題是各個民族的特色風情,他聽說喬若楠正在貴州,便委托她留下一段時間,完成寫生作品后在畫展上展出,期間所需的費用可以集中報銷。
“我的畫要上畫展了!”喬若楠興奮地說,“我得再留下一段時間了,把寫生完成了。”
“寫生?寫什么?你看畫我行不行?名字就叫做侗寨里帥氣的調酒師?”阿帆問。
喬若楠被他逗笑了:“行,保證把你畫得帥帥的。”
阿帆調轉車頭:“怎么說,還回顧家?我勸你換個地方住吧。”
喬若楠點點頭:“顧長安似乎也不歡迎我住那邊,我想在附近找一間便宜一點兒的民宿,寫生也方便,費用也能承受。”
阿帆想了想“這樣,我想到一個民宿,也是以前經常來我酒吧的朋友,今年她自己剛開了民宿,人不多,設施好,價格也不貴。而且啊,那個民宿距離顧長安家不遠,而且居于高處,可以看得到顧長安的吊腳樓。”
民宿叫做棲舍,門前有一片空地,可以完全沐浴在陽光下。
進門處有一個人工的池塘,窄窄的小道通往民宿里各個房間。
喬若楠選擇了一個視野最開闊的房間,讓自己暫時扎根在了侗寨。
放好行李,喬若楠便走出屋去,如今暫時安定下來,她也可以不緊不慢地,細致地尋找顧生的蛛絲馬跡。
走在侗寨的街道上,午后的雨絲從云縫中斜斜漏下,細致地拍在喬若楠的臉上。
她忙不迭地鉆進最近的一家店鋪躲雨,站定后才發現是一間裝修別致的手信店,售賣的都是明信片、特色書簽等文創物品。
喬若楠隨手翻了翻,突然翻到了一張熟悉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