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康的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
不對勁。
這仗打得越來越不對勁。
一開始,陳康將兔子軍隊幾十年的游擊戰精髓提煉出來,掰開了,揉碎了,一點點喂給桑迪陣線的戰士。
什么時候偵察,什么時候潛伏,什么時候開火,什么時候轉移,每一個步驟都量化成了標準。
再配上351廠支援的低成本信息化套餐,那簡直是一場技術屠殺。
一個兩人偵察組,帶著一部望遠鏡外形的單兵偵察模塊,潛伏在目標區域外。
那玩意兒的本質就是一個激光測距儀加上電子羅盤,能把目標的精確距離和方位角直接轉化為一組坐標。
數據通過步話機報給后方的炮班。
三門藏在山背后的107改火箭炮,根本不需要看見目標,只需要按照射擊表調整好角度,一輪齊射下去,索莫政府軍的營地就變成了一片火海。
打完就跑,毫發無傷。
靠著這套戰法,桑迪陣線在前兩個月里,像割麥子一樣清理著索莫軍隊在鄉下的據點。
整個北部地區的戰場主動權,牢牢攥在他們的手里。
甚至,國內剛剛通過墨國的渠道,費盡周折送來了一個連編制的59改主戰坦克。
那可是加裝了fy-1復合裝甲,換裝了新式火炮和火控系統的二代半坦克!
而索莫軍手里最精銳的,也不過是鷹醬淘汰下來的幾十輛老式48巴頓坦克。
陳康原本的計劃,是等待時機,用這支裝甲力量一舉砸開通往首都的道路。
可現在,情況變了。
陳康丟掉手里的玉米餅,走回那間用木頭和油布臨時搭建的指揮部。
一張軍事地圖鋪在簡陋的桌子上。他用一支紅色的鉛筆,在一個點上畫了個叉。
這是今天損失掉偵察小組的位置。
在這之前,類似的紅叉,已經密密麻麻地出現了好幾個。
“情報和視野的優勢正在丟失。”陳康低聲自語。
他教給桑迪陣線的核心是什么?
不是火箭炮,不是單兵導彈,而是信息差。
他們在暗處,看得清清楚楚。
敵人在明處,是個瞎子,是個聾子。
所以他們能發現即摧毀,能玩弄對手于股掌之間。
可現在,對方好像長出了眼睛。
每次,當炮班剛剛打完一輪急速射,準備撤離陣地時,一隊持槍的索莫士兵就好像憑空出現,精準地堵住了他們的撤退路線。
伏擊變成了遭遇戰,零傷亡變成了血腥的換命。
“一個換兩個,我們還是賺的!”桑迪陣線的前線指揮官丹尼,那個滿臉絡腮胡的漢子,眼睛血紅地對陳康吼道。
“賺?”陳康指著地圖上雙方兵力對比的數字,反問:“他們有多少人?你們有多少人?他們的兵死了,第二天就能抓壯丁補新兵過來。”
“你們的人死了,那是一個家庭的破碎,是幾年才能培養出來的戰士!你們拼不起消耗戰!”
這種淺顯的道理,丹尼懂。
但他不懂為什么突然之間,索莫那些蠢得像豬一樣的士兵,會變得如此高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