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巳時。
窩寇終于得償所愿,全軍在河北道滄州境內的海岸上登陸,并朝著西側的滄州州城殺去。
滄州距離海邊,有五十里地。
如果放在平常的時候,但凡稍微趕路快一些,日落之前都一定可以抵達滄州城下,然而薛仁貴自然不可能讓他們就這么大搖大擺的過去了。
于是。
短短五十里路,總共十萬窩寇,竟然走了整整兩天半的時間!
薛仁貴一路上分兵襲擾。
將窩寇的行軍速度拖慢的宛如烏龜爬爬一般。
全軍將士幾乎是在用肉身性命,來強行拖拽著窩寇的前進步伐,為后方的趙節等人,爭取寶貴的時間。
河北道,滄州。
趙節風風火火的帶人從海岸邊沖回來。
入城之后,直接闖進了刺史府內,沒等刺史召集滄州官員前來行禮,趙節就把軍情說了一遍,然后迅速下達了命令。
“趕快傳練給滄州各縣,讓各縣組織百姓,入縣城據城自保!”
“快去!”
“誰膽敢消極怠慢,本官定斬不饒!”
滄州一眾官員連忙頷首領命,大敵當前,眾人也完全沒有心思來客套,立即作鳥獸散后將趙節的命令吩咐下去。
而趙節自然也沒閑著。
從滄州刺史府里沖出來之后,就直接縱馬趕到了滄州折沖府內。
大唐在河北道,共設置了整整三十八個折沖府。
而折沖府自然也是有等級的,共分成上中下三等,上府有六個團的兵力,每個團有下設兩個旅,也就是說有一千二百人。
而中府,則有五個團,也就是一千人。
下付人數最少,只有四個團,也就是八百人左右。
而河北道的三十八個折沖府的兵馬加起來,一共有四萬人上下。
人數看起來不少。
但問題是,其中一萬人,正在長安城的十二衛中番上宿衛,另外一萬人被抽調去了新羅、百濟戰場。
也就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