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貞觀十九年,三月初六。
李承乾在太廟祭祀過后,親自率領大軍五萬,押送著是以十萬石計的糧草,浩浩蕩蕩的出明德門,朝大唐的西疆行去。
驪山之上。
李世民迎面吹拂著陽春三月的暖風,站在山巔,遙遙看向遠處官道上那長達幾里地的隊伍,眼中神色晦暗莫名。
“陛下,山上風大,您身體剛好一些,還是先下去吧。”
張阿難來到李世民背后。
話沒說完,李世民就已經抬起手擺了擺,輕聲嘆道:“阿難,你是左監門衛大將軍,你覺得這一戰我大唐勝算幾何?”
張阿難頓時陷入沉思之中。
吐蕃的國力,并不弱。
自從松贊干布上臺之后,就大刀闊斧的對國內政治體制進行改革,時至如今,吐蕃已經從一個松散的部落聯盟,變成了一個半封建半奴隸制的國家。
而且,吐蕃還全民皆兵!
沒當打仗之時,往往便是五家出三個男丁,以吐蕃的人口,松贊干布輕輕松松就可以聚集起來數十萬大軍,為他作戰!
單論國力,吐蕃甚至要超過薛延陀。
“這一戰并不好打,不過陳以為殿下既然敢去,自然是有把握的。”
“十五萬我大唐精銳,外加十五萬各部兵馬。”
“蘇定方等人又在大非川經營良久,就算是打不穿吐蕃在積石山的層層防線,應該也可以全身而退。”
李世民默默點頭。
“但愿吧”
大唐出兵的消息,很快就在天下四海見傳揚開來。
無論是遼東舊地也好,還是西突厥與于闐、龜茲等國也罷,都隨著時間的推移,接到了大唐開戰的訊息。
當然。
也包括吐蕃。
吐蕃國都,矗立于山巔之上的布達拉宮內,文成公主得到了長安傳來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