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人已經死了,怎么去處置他的身后事,純粹就是做戲給活人看罷了。
既然如此。
李承乾干嘛要給自己立一個心胸狹隘的形象?!
與其對李治的尸體泄憤,還不如趁著這個機會,把自己寬仁、心胸寬廣的執政風格傳揚天下,也好進一步增強自己的影響了。
“對于晉王,削爵就不必了。”
“至于謚號的話,給個“哀”字好了。”
眾人聞,琢磨過后,都覺得這個謚號很是貼切。
所謂“哀”字,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
表面看上去是痛惜早逝,實際上卻是在暗中隱喻李治因為造反這個錯誤的選擇,而草草喪命。
這樣一來。
不僅可以向天下人證明李治純屬作死。
還可以進一步的用這個謚號,來彰顯李承乾寬仁的作風,在朝堂和民間樹立起良好的道德形象。
形象這種東西。
雖然看不到,也摸不著,但對于李承乾治國秉政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殿下聰慧,臣等佩服!”
許敬宗第一個帶頭行禮,看樣子是在想找補回來自己在李承乾心中的形象
“三省和禮部商議一下,然后就這么辦吧!”
“另外。”
“召諸王回京,與宗室、、朝臣、外戚…好罷,也沒外戚了,反正一起與憑吊一番晉王,之后就按照巢王的規格下葬安置吧!”
“臣等遵命!”
眾人眼看事情都商議完了,于是紛紛告退離去,可當他們走出殿門之后,卻驚訝發現李勣還站在殿內!
“殿下。”
李承乾微微抬頭,看向了獨自留下來的李勣。
“國公是有什么事要稟報嗎?”
“是!”
李勣輕輕點頭。
隨后從自己袖中取出了一份書信,走到李承乾面前,放在御案上后就束手站著不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