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
這是李世民在登基之后,除了突厥這個大唐最大的威脅之外最想覆滅的敵國。
原因很簡單。
李世民要通過覆滅高句麗向后人證明,他的大唐不弱于前隋,他一手打造出來的盛世,也不亞于開皇大業!
所以。
李世民一直在暗中準備著。
就在近幾年,他還讓將作監安排砍伐樹木,拖到揚州等地秘密制造戰船,準備在攻打高句麗所用!
可事情的發展超乎了他的預料和掌控。
大唐的確是去討伐高句麗了,也的確是準備讓這個盤踞在遼東威脅中原王朝數百年的勢力灰飛煙滅了。
但問題是。
統帥不是他啊!
是太子啊!
一旦太子真的一舉蕩平了高句麗,那史書上怎么寫?這一份煌煌的滅國之功,到底要記在誰的頭上?!
所以李世民立刻就不高興了。
他感覺不僅李泰這個小兔崽子在跟他作對,李承乾這個小渾蛋似乎也在暗中與他不對付!
“杜荷,讓太子回來吧!”
“討伐高句麗這件事情朕早就已經有計劃了,這種軍國大事,他一個人根本無法決定!”
“況且,高句麗并不弱。”
“盲目討伐,說不定非但不能畢其功于一役,甚至于還會重蹈當年前隋的覆轍,這種事情一定要慎之又慎才對!”
李世民這話倒并非是完全出于私心。
作為一個威脅中原王朝幾百年的歌劇政權,高句麗擁有一套完整的行政體系,這從根本上就與東突厥等國不同。
完善的體系,再加上不弱的國力,和易守難攻的地形。
擁有這三者的高句麗,絕對不弱!
大唐之前的滅國戰都是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將其一舉覆滅,可相同的招數用在高句麗就不行了!
各種各樣的城池、堡壘和營寨等防御設施,讓唐軍肯定難以進攻!
所以這些年李世民一直在做準備。
冒冒失失的攻打高句麗,其實勝算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