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一千八百八十八,老板你怎么不去搶。”
“就算是這木雕佛手看起來有些年代感了,但是木雕這東西在古董圈的定價,可只看木頭好壞,而不看木頭的年代。”
“你這佛手木雕,一看就是最普通的木頭,不是任何珍貴的木頭,你怎么敢開一千八百八的價格。”
縱然一千八百八的價格,已經是撿大漏了,但是王洋仍舊習慣性的砍價。
這是他在古董圈養成的習慣。
古董圈的人賣東西,水分大得厲害。
價值一萬的東西,開口就敢要百萬千萬。
雖然王洋對木雕的研究不深,不知道木雕這一行的水分有多少。
但他還是習慣性的先砍價,表現的非常專業,不想被攤位老板當冤大頭。
撿漏,是憑本事撿的。
不該給的錢,他一分都不會讓老板多賺。
攤位老板看著王洋如此,眼中頓時充滿了尷尬:“老板,您是行家啊。
既然您是行家,我也不多要了,只要八百八,這佛手木雕您就拿走吧。
跟你透個底,這東西是我在一個牧民家五百收的,但畢竟我要賺一些,八百八真的沒有多要您的錢。”
八百八
王洋聽到老板的話,內心對于這個報價頓時很滿意。
雖然他明白老板肯定賺的比他說的多,但是卻不準備繼續砍價了。
到了這個時候,就要一點點向下磨價錢了。
萬一也有別人看上木雕佛手,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故作思索一番,王洋立刻點頭:“五百八十八,這個佛手木雕我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