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的“閱兵”算是告一段落,木風能夠清晰地感受到整個姜氏的氛圍變得不一樣起來。
老姜氏族人眼見狩獵隊開始從伊水部的人中選拔,他們都明白了大酋長的意思,開始主動接受他們。
而伊水部的這些人也感受到了來自木風與老姜氏族人的認可與接納,在日常干活中更為認真,對奴隸的監督也自然更為上心。
長寧則是表現出對木風身上的麻布長袍表現出極為濃厚的興趣。
因為在她認為麻布衣裳是只有大部落的大酋長或者是大巫祝之類的人才能夠擁有的,即便是尊貴如她,也還沒能有自己的一件麻布衣衫。
倒不是說她看不起木風,實在是小部族或者小部落,壓根沒那么多的“財力”去兌換一件麻布衣衫。
要知道一件麻布衣衫可是能抵得上五十張甚至八十張毛皮,對于一般的小部族來說,這些東西已經是夠解決全部族的人很長一段時間的食用鹽問題了。
比如之前的野狼部,合全部族之力就弄了五十張獸皮,準備跟木風兌換一罐鹽巴。
為了以示誠意,長寧率先告訴木風:“青鳥部有專門的匠人可以制作紡麻的器具,如果您愿意的話可以派人跟著去學。但我們雖然有紡麻器具,麻料卻并不多。”
木風略微詫異:“你們有紡麻的工具,為什么你都沒有啊?”
長寧臉上泛起無奈,嘆氣說道:“麻料作物實在太少了,紡出來的麻布都不夠部族里的大巫祝、我阿爹他們用的,就連我,也沒能有一塊布。”
木風有些好笑。
因為長寧嘆氣的時候一臉失望,像極了前世的女生想要買包、買漂亮衣服卻因為錢不夠時的那種無奈。
他想了想,覺得長寧也罷,青鳥部也罷,目前的各種表現與做法對姜氏很是友好。
他們不僅沒有恃強凌弱,反而是“風里雨里”不惜派長寧冒險來給他送鹽巴跟牛。
古語有“禮輕情意重”,更何況長寧代表青鳥送來的東西并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