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妙廚 > 第二百二十一章 柜子

      第二百二十一章 柜子

      車廂里自然不只宋妙一個。

      因得了韓礪招呼,一旁大餅也帶著梁嚴鉆出頭去,跟他揮手作別,邊上更有其他車廂里一干學生“韓領頭”、“領頭”、“回見”、“回京再聚”、“別走了一道回京”等等一通嗷嗷亂叫。

      聽得左近鬼哭狼嚎似的,宋妙險些笑得肚子疼。

      她跟著一起揮手作別,等到騾車駛遠,才放下車簾,擋住外頭揚起的黃塵。

      邊上另有一名女鏢師陪坐,聽得外頭這樣動靜,問道:“這個什么韓公子、韓領頭,是個什么來頭?”

      宋妙還未回話,一旁大餅早急忙插嘴道:“韓公子京中來的,和都水監的官人們一道幫著挖河開渠修堤壩——河道上各色事都歸他管呢!”

      又道:“我們也是河道上的!旁的車上都是借調來幫忙的京中學生,我是給娘子打下手——我們管伙房的!”

      他說著,一挺胸,十分驕傲模樣。

      那女鏢師頓時肅然起敬,忙道:“原說要送一行人進京,也沒仔細交代什么來頭,原來竟是開河道的!失敬了!!我曉得,我曉得!都說若是這河道管用,后頭滑州水澇就不會再淹得這么嚇人了!”

      又夸道:“哥兒小小年紀,竟是如此能干!”

      大餅先前說那一番話時候中氣十足,此時得了夸,先去看宋妙,見她笑,那笑容中鼓勵意味十足,一時撓撓頭,聲音也低了三分,臉紅紅的,道:“還好,一點點能干——娘子也夸過我哩!”

      一車四人靠著半壁行李,說笑閑聊,在車上時間也不算難熬了。

      等到晌午時候,一隊騾車停了下來,尋了個官道邊上茶肆打尖吃飯。

      宋妙遲一步下的車,只叫眾人先行去幫著留位,等人都走了,才把先前那韓礪托付的信封仔細收進一只木匣里,但等再放布包時候,翻來覆去,也不見上頭有名字。

      因得過交代,知道不怕看,她索性都打開來做分辨。

      里頭厚布纏包著,解開一看,一枚長而圓,一枚長而方,都是石章。

      前不久已經得韓礪送過一回名章,此時再見,宋妙倒不奇怪,先認真辨認了一番那方章。

      章上刻的是四個字,縱橫成一個尖立的四角,豎做“庭青”,橫做“得意”。

      她早聽說韓礪的師兄陳廷另有一個別號,喚作“庭青先生”,便知這一枚是贈那老先生的閑章,心中念了幾遍,一時讀作“庭青得意”,一時讀作“得庭青意”,一時又讀作“得意庭青”,各有意思。

      她看字讀字,草書刻得眉飛色舞,尤其那一個“意”字,心字底朝那一勾、一點,全然形似不知什么動物的長長尾巴,幾乎翹上了天去,儼然那一個老先生已經在自己面捋著長長胡須嚯嚯笑似的,十分有趣,當真見章如見人。

      宋妙又看了幾眼,才重新裹起來,收到匣子里,再去看另一枚。

      不同方章,那圓章外頭竟還單裹著一張紙,把紙張開,里頭寫有兩道字。

      “鋪章一枚,聊表心意。”

      落款只“正”二字。

      她倒過來那圓章一看,底下刻的乃是“宋記食肆”四個字。

      是圓而胖的隸書,筆畫、線條都干凈而圓滑,哪怕目不識丁的人見了也會覺得頂頂順眼,很有福氣的樣子。

      一看就招財。

      宋妙越看越喜歡。

      行李早已堆放好了,她依舊不嫌麻煩地騰騰挪挪,翻出壓在中間的一個包袱,找出里頭印油,先把帕子沾濕了水洗擦了章,蘸了印泥,因左右并無紙張,只有那裹圓章的紙箋,索性就在那紙上尋個空位蓋了一個。

      特別漂亮的一個“宋記食肆”出現在了紙面上。

      等自己食肆重開,必定要用起來,若是再做福字糕,或是其他糕點時候,外頭包的油紙就拿這個章來蓋,做個標識!

      蓋在正正中!

      她欣賞了一番筆法、刀法,忽的心念一動,從腰間解下香囊來,取出先前韓礪送的那枚名章,同樣點了印泥,尋了地方想要蓋。

      那紙箋本來只有小兒巴掌大,韓礪留了字,又加蓋了“宋記食肆”的章,余地已經不多。

      她尋了一圈,只好在“宋記食肆”并“正”二字落款當中擠著印了下去。

      印的的時候沒有多想,只見“宋記食肆”下頭就是“宋妙”,一個隸書,一個小篆,雖字體、風格不同,但各有各的筆體筆鋒,十分順眼,但看著看著,她隱隱覺出不對來。

      “宋妙”之下,便是“正”,打眼一掃,一個隸書,一個館閣體,貼得還挺近,搭倒是挺搭,看也挺好看,就是未婚男女名字如此挨著,總有些不太合適。

      猶豫一息,宋妙到底還是把那紙疊了疊,將“宋記食肆”并“宋妙”兩個章占的紙幅撕了一小條下來,也沒有扔,仍舊跟原來的紙一道卷了石章,重新收回布包里,放進木匣鎖了,才下了車廂去吃飯。

      ***

      宋妙在半路的車廂中試章,滑州河道臨時搭建出來的棚屋之中,韓礪卻在看賬。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他面前擺著幾本厚厚的賬冊,當頭那一本翻開的乃是伙房總賬,一旁則是流水賬,一個清楚,一個細致。

      孔復揚手中捧碗,因走了一撥學生,事情卻沒有少,自然更忙。

      他此時已經顧不得什么食不寢不語,一邊呼嚕嚕扒著湯泡飯,幾口咽了,一邊對韓礪道:“審來審去,還是伙房的帳最干凈——州衙的查完了發回來,送賬本的那一個都在說,審十來年了,沒做過這么輕松活計。”

      韓礪沒有接這個話。

      他只怕自己一開口,一句“也不看伙房是誰人管的”就要脫口而出,到時候引得面前這廝又說出些亂七八糟愿望來。

      伙房的帳確實做得極其清楚。

      這個清楚源自于原始檔案的細致,合賬人的成竹在胸。

      宋妙做事,向來是不厭其煩的,譬如光是出入帳就有兩份,一份是真正流水,另一份卻是按著不同類目排的流水,每五天、每十天、每月匯總一次,由看庫人、送貨、接貨人分別畫押。

      這匯總也不是單純的累加,她還自己做了比對,比如上一個賬期哪一部分開銷變大,為什么變大,大了多少,均分下來人頭變動有多大,接下來為了平衡,伙房又是怎么做的。

      聽起來是很簡單的事,但只有真正做過的人才會明白想要把這樣簡單的事情細致做,堅持做,有多不容易。

      首先是數目的來源。

      伙房上下人人聽她使喚,無人不服,執行起命令來,自然絲毫不打折扣,不同的人互相制約監督,也防止了胡編亂造,瞎填亂填。

      其次是比對的方向和框架。

      宋妙本就是把總那一個,并沒有安排其他人,而是自己來寫。

      她的頭腦足夠清晰,對一應流程、事務又足夠了解,框架是大的,著眼于全局,不至于鉆著一點細枝末節窮追猛打,可看性自然就完全不一樣。

      確實不難,但這是多出來的,不做也可以,做的人并沒有絲毫好處,哪怕做出來之后,也未必用得上,自然沒人干這個吃力不討好的活。

      但對于查賬、核賬的人,并賬、管總賬的人,另有下一個想要同樣管伙房的人,有了這樣清楚賬目同分析,能省不知道多少力氣,少走不知道多少彎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