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初嘗《驚神十三變》帶來的神識飛躍的甜頭,心下欣喜,卻并未忽視這門功法潛藏的隱憂。
需在限定年限內突破層境,否則神識暴脹,泥丸宮崩,便是身死道消之局。
“若換作常人,只怕如頂懸利劍不知何日落下,日夜憂懼,被迫苦修不輟。但于我而,這似乎……并非難題。”
他冷靜權衡。
雖未親身嘗試,卻已知曉天蘊爐的另一項神異——回爐法蘊,加持功法。
對他而,只需不斷積累法蘊,朝著《驚神十三變》層層加點,突破自是水到渠成。
只是不知,將這功法提升至第二層,究竟需要耗費多少法蘊。
“此事,容后再試不遲。”
入城首日,便于集市中撿得如此大漏,雖賴天蘊爐之神異,但他亦覺此乃吉兆,是個不錯的開端。
“今夜便好生修行,看一宿究竟能積累多少靈粒。明日再去那集市碰碰運氣。”
秦川盤膝靜坐,潛心練氣。
直至窗外暮色四合,方才內視己身。
“三千七百粒!”
他本欲繼續修行,奈何腹中饑鳴如雷,只得暫且收功。
初涉道途,練氣一層未至,遠未達到辟谷之境,仍需人間煙火維系生機,只得推門而出。
正欲搭起從鄉間帶來的小泥爐,熬些小米粥,熱熱干糧,就著咸菜打發這頓晚飯,房東何先生卻笑著走了過來。
“若不見外,今日便在我家共用晚飯如何?也算為小院新客接風洗塵。”
“這……還是不便叨擾了,我……”秦川婉推辭。
“莫要如此客氣。”何先生上前拉住他的手,熱情道,“是星辰方才回來了,聽聞院里住進一位道友,便想邀你一同敘話。正好玄光鏡即將播放《東勝瑯音》,你我邊吃邊看,豈不正好?”
何先生盛情難卻,秦川幾番推脫不過,終被拉著步入房東家正廳。
廳內陳設簡潔干凈,皆是實木家具。
紅木桌案上,一方約十四寸大小的“玄光鏡”以白布覆蓋。
四壁并無塵網,反懸掛著不少畫報與文書。
秦川目光掃過,見其中幾張文書被精心裝裱,赫然是這家公子的“道人錄取通知”,以及瑯音閣頒授的“優秀瑯音道人何星辰”獎狀。
正觀望時,只聽里屋傳來一道清朗嗓音,如金石相擊,吐字清晰:
“這位便是暫居我院的秦道友了吧?”
門簾掀動,一位身著標準黑白道袍的青年邁步而出。其身姿挺拔,五官周正,面帶笑意,對秦川拱手一禮:
“在下何星辰。”
“在下秦川。何道友,幸會。”秦川立即還禮。
“道友”二字,乃是天庭之下修行中人間的正式稱謂,意為同志向合,共求大道之友。
“今日下值歸來,聽家父說起院里來了位道友,便想著請你過來一同用飯,相識一番。”
何星辰語間透著年輕道人特有的朝氣,“往后同住一個院落,又皆是修行中人,想必有許多話可聊。”
秦川受他感染,亦露笑意,謙遜道:“我初入道途,亦是首日進城,諸多事宜尚且懵懂。”
“無妨。日后于修行或差事上有何不明之處,盡可來問我。”何星辰爽朗一笑,側身引路,“快請入座。”
“小秦啊——我便這般稱呼你了。星辰所極是,往后有何難處,盡管尋他,便當是自己-->>兄長一般。”何先生安排秦川坐下,語氣熱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