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姝寧帶著凌蕪,在安置百姓的營帳中仔細詢問了一番,果然找到了幾個僥幸躲過一劫的大夫。
這些大夫本就有一些醫術,加上此刻救人心切,學起來都格外認真。
很快,在姜姝寧的悉心指導下,他們便都掌握了這套排毒針法的訣竅,開始在其他中毒的患者身上進行施針。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中毒患者在接受了排毒針法的治療后,情況開始好轉。
他們眼睛里的猩紅之色漸漸褪去,露出了原本的瞳色;臉上和皮膚上的青黑色也逐漸淡化,恢復了些許正常的血色;最重要的是,他們身上那股令人不寒而栗的戾氣和瘋狂的攻擊性,仿佛也隨著毒素的排出而消失了。
雖然中毒時耗損了太多精氣,再加上身上受了不同程度的傷,他們如今十分虛弱,只能躺在簡易的床鋪上,每日靠著米粥和湯藥調養身體。
但對于那些日夜為他們擔驚受怕的親人來說,這已經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看著自己的親人從瘋魔的狀態恢復如常,那些未受感染的南朔百姓們激動得熱淚盈眶,紛紛跪倒在蕭凌川的營帳前,向他磕頭謝恩。
“四皇子殿下!您真是我們南朔城的大救星啊!”
“殿下,您之前在地窖里向我們承諾,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人,您說到做到了!我們南朔城的百姓,對您萬分感激!”
“殿下大恩大德,我們永世不忘!”
蕭凌川站在營帳門口,看著那些跪在地上,對他叩首的百姓,深邃眼眸中的思緒晦澀難辨。
姜姝寧站在不遠處,靜靜地注視著這一幕。
前世,蕭凌川登基后的種種,她無從知曉。
但今生,她親眼見證了他為南朔百姓所做的一切。
盡管他性情冷峻,難以親近,然在大是大非面前,卻展現出皇子應有的擔當與責任。
她相信,這樣的蕭凌川,將來定會是一個受萬民敬仰的好皇帝。
不知不覺,姜姝寧在南朔城竟已待了近一個月。
這段時日,她每日都忙得腳不沾地。
除了為那些余毒未清的患者施針,鞏固療效,便是教導那些臨時學醫的大夫們更精細的針法和藥理。
她的施針技術在大量的實踐中突飛猛進。
其他本領皆是前世早已掌握,唯獨醫術是她重生后新學。
早知道學醫能救那么多人,她前世就應該早點學,哪怕當個醫女,也比日日在景王府里討好夫君強。
除了醫病救人,姜姝寧還發現南朔城內的食物實在匱乏得可憐。
將士們每日操練、巡防、參與重建,體力消耗巨大,卻只能啃著干硬的麥餅,喝著寡淡的菜粥。
于是,她便將城中一些賦閑的婦人組織起來,一起琢磨起了菜式。
她們還將有限的粗糧想方設法做出花樣,玉米面混著野菜做成菜團子,麥麩摻了豆粉烙成薄餅。
姜姝寧在南朔一直女扮男裝,憑借精湛醫術,深得百姓愛戴,皆親切喚她“姜大夫”。
一位大娘見她眉清目秀、行事穩重,喜愛不已,笑問道:“姜大夫今年幾歲?可曾定親?”
“在下十七,尚未定親。”姜姝寧答道。
“才十七,醫術便如此了得,姜大夫真是人中俊杰!”大娘笑容滿面,“我家閨女年方二八,模樣性子皆出挑!不如安排你們見上一面,結門親事如何?”
姜姝寧一驚,忙擺手:“大娘,這可使不得!在下……”可是女子,怎能與女子結親?
見她推辭,大娘有些不悅:“莫非姜大夫為朝廷做事,便瞧不上我們小門小戶?”
姜姝寧解釋道:“絕非如此!大娘,在下還年輕,暫無成親打算。大娘,您的好意在下心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