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珠心里美滋滋的,不管什么樣的房子,肯定都比她睡的橋洞子好。
這個年代,不論是公房還是自建房,都是沒有房產證的。
各個廠子的公房,那都是很寶貴的資源,為了一套房子職工們也都是搶破頭。
一家上下三代人,窩在幾十平的公房里,自家都不夠住。
想租公房基本上沒戲。
陸野上一世過來樺縣,先是住了幾天招待所,還在趙小龍那里住過幾天,之后便自己租一套自建房,也是在體育場后面的棚戶區。
相比公房區,只有棚戶區的房子才好找一些。
吃過油條以后,陸野領著李明珠來到了棚戶區。
沒有中介,也沒有人會把租房信息貼在墻上。
想租房子就只能靠一個字:問!
鼻子下面一張嘴。
陸野走在棚戶區里,看見一些婦女同志就會問上一嘴:知道不知道誰家要往外租房子。
走了一個上午。
陸野起碼問了五十多個人。
終于找到了一戶往外租房子的人家。
兩間土坯房子,一共四十來平米,還帶前后院子,夏天可以種菜能省下不少買菜錢。
屋里頭一間正屋,廚房和后面的小屋之間做了一個隔斷。
雖然沒有什么家具,可陸野還是很滿意的。
“大娘,這房子我看好了,你打算租多少錢?”
房主是一個大娘,老伴沒了以后一直都是自己住在這里,前一段時間他們家雙喜臨門,兒媳婦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她兒子在機電廠還分到了一套房子。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