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行大門吐出兩個人。
姜媛的臉有點紅,不是凍的是興奮。
“三萬二!張泉你太牛了!”
她攥著拳頭,在空中揮了一下,“咱們這下不光能還錢還能剩點!”
張泉雙手插在兜里,臉上沒什么表情。
“扣掉聚寶閣那15%的傭金,4800塊,到手是27200。”
“兩萬七千二……”
張泉停下腳步,看著她。
“姜媛我有個想法。”
“嗯?你說。”
“我想……咱們正兒八經干一場。”
“總這么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撿漏不是個事兒。”
“跟賭博沒區別,運氣好能吃幾頓飽飯運氣不好就得喝西北風。”
他想搞個自己的攤子,自己的字號。
姜媛沒說話,她看著張泉。
路燈的光從他側臉打過來,表情是她從沒見過的認真。
“我支持你。”
“你想怎么干?”
“開個工作室也搞直播賣貨。”
張泉說,“我負責出去跑收東西掌眼。”
“你負責運營還有直播,你比我懂。”
“賺了錢咱倆分。”
姜媛愣了愣。
合伙?
她看著張泉的眼睛。那里面沒有開玩笑的意思。
“行!就這么干!”
她一拍手,“反正我這房東也當地主婆當膩了早就想找點事做了!”
兩人一拍即合。
“走,先去看看地方!”
幾天后,江城古玩城旁邊一條不算太熱鬧的巷子里。
一個嶄新的招牌掛了上去——“有泉齋”。
字是張泉自己寫的,找人做的牌子。
門面不大,就一個三十來平的開間,被簡單隔成了兩半。
外面是待客喝茶的地方,擺著兩張圈椅一個小幾。
里間就是直播間,背景墻,補光燈,電腦桌,一應俱全。
錢,花的差不多了。
現在不是給他自己撿漏,這是給“有泉齋”進貨。
他幾乎逛遍了所有地攤,眼睛都快看花了,終于在收攤前,從一個老大爺的雜物堆里,扒拉出來一個青花小碗。
物品:清康熙.青花纏枝蓮紋小碗
年代:清代康熙晚期(公元1690年-1722年)
價值:民窯精品,胎白釉潤,青花發色翠藍,畫工流暢,市場估價約18000元
他心里一跳,臉上不動聲色。
“大爺這碗怎么賣?”
“小伙子有眼光啊這可是老東西。”
大爺瞥了他一眼,“你給500塊拿走。”
張泉沒還價,直接掃碼付錢。
又在另一個賣古錢幣的攤上,用三百塊,買下了一枚咸豐重寶當十。
錢局是寶泉局的,品相極佳,市場價至少小幾千。
兩件小精品,算是“有泉齋”的開張貨。
姜媛也沒閑著,跑工商,辦執照,設計logo,在自己的直播小號上發預告。
兩人忙得腳不沾地,但誰也不覺得累。
工作室里,張泉看著桌上那只青花小碗,陷入了沉思。
光靠這么撿漏,還是不行。
太被動。
萬一一個月不開張呢?房租水電怎么辦?
必須要有穩定的收貨渠道,和更廣的出貨人脈。信譽,這東西比撿漏重要。
怎么建立信譽?
……
直播設備還差個好點的話筒。
張泉一個人去了電腦城。
正是周末,人擠人。
他直奔一個專賣音頻設備的攤位,目光掃過一排排掛著的話筒,最后停在一款銀色的電容麥上。
他剛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