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小伙子,又來淘寶了?”
孫老倌背著手,跟個幽靈似的冒了出來。
他探頭看了一眼張泉手里的東西,又開始搖頭晃腦。
“康熙民窯?你想多了。”
他一副過來人的口氣,“這青花發色偏灰,典型的光緒料。”
“年輕人,別老想著撿大漏,容易吃藥。”
張泉只是笑了笑,沒搭話。
解釋?沒必要。
跟這種人,最好的回應就是不回應。
等東西換成了錢,比什么話都有力。
回到工作室,姜媛正戴著耳機,對著電腦屏幕不知道在看什么,身體還跟著節奏輕輕晃動。
看到張泉回來,她立刻坐直了身體,摘下耳機。
“回來了?淘到什么好東西了?”
“一個小玩意兒。”
張泉把盤子放在桌上,拿出專用的清洗工具,開始小心翼翼地清理上面的污垢。
姜媛好奇地湊過來看。
“這不就是個普通的青花盤子嗎?”
“這可不普通。”
張泉一邊用軟布擦拭,一邊講解,“你看這青花的發色,像藍寶石一樣,行話叫翠毛藍,這是康熙青花的典型特征。”
“再看這胎,又白又細,跟糯米一樣。”
“還有這底足的處理,叫泥鰍背,圓潤光滑,也是康熙朝的風格。”
他講得深入淺出,姜媛聽得津津有味。
她發現,這個平時看起來有點悶的男人,在談論自己專業領域時,眼睛里像有光。
清理干凈后,盤子顯露出溫潤的寶光,青花紋飾在燈光下越發顯得靈動。
“真漂亮。”
姜媛由衷地贊嘆。
“漂亮是其次,關鍵是它能換錢。”
張泉看著盤子,心里已經有了規劃,“我打算把它送去拍賣。”
“拍賣?”
姜媛有點擔心,“會不會太招搖了?”
“不上藝海那種大拍行,找個本地信譽好的中小型拍賣行試試水。”
張泉早就想好了,“這樣既能快速變現,又能測試一下市場反應。”
他立刻給李老板打了個電話,把盤子的情況簡單說了一下。
李老板一聽是康熙民窯精品,立刻來了興趣:“東西保真嗎?”
“李哥你放心,我拿人品擔保。”
“行,那你送到城南那家聚寶拍賣行去,跟他們業務經理提我。”
“不過話說在前頭,要是東西真好,到時候我也可能會去拍。”
李老板是個爽快人。
掛了電話,張泉和姜媛湊在一起算了筆賬。
“這盤子估價兩萬到三萬,就算拍個中間價兩萬五,扣掉百分之十五的傭金,到手也有兩萬一千多。”
姜媛掰著手指頭算著,越算眼睛越亮,“這筆錢能解決大問題了!”
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里的期待。
另一邊,徐明正坐在一家高檔會所的包廂里,百無聊賴地刷著手機。
一個朋友湊過來,神秘兮兮地說:“明哥你猜我今天看到誰了?”
“誰?”
徐明猛地坐直了身體。
張泉?拍賣?
一個窮光蛋,還學人玩拍賣?
他瞇起眼睛,拿起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
“喂,趙經理嗎?我是徐明啊。”
電話那頭,一個諂媚的聲音立刻響起:“哎喲,是徐少啊!”
“什么風把您給吹來了?”
這個趙經理是“聚寶”拍賣行的業務經理,家里的小廠子還得仰仗徐明家的公司給訂單,自然是百般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