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研究員的表情瞬間變得嚴肅。
良久,陳研究員才放下放大鏡,長出了一口氣。
他看向周墨軒,又看了看張泉,眼神里充滿了驚嘆。
“周老張小友……沒問題。”
“開門見山的北宋鈞窯,這器型這釉色,這窯變絕對的官窯級精品!”
“保存得如此完好簡直是奇跡!”
“小伙子好眼力啊!”
“現在很多老前輩都容易打眼,你這個年紀能有這份眼力了不得!”
“我們劉局還特意叮囑我讓我多跟你學習學習呢。”
陳研究員當場手寫了一份簡單的鑒定意見,并作為中間人,在張泉和周墨軒簽下的轉讓協議上簽了字。
臨走時,周墨軒把他送到門口。
“小張以后有空常來我這里坐坐。”
“我書房里還有幾件吃不準的東西,想請你空了再來幫我瞧瞧。”
“一定!”
張泉走出翰林書苑的大門,張泉提著箱子,站在路邊。
出租車后座,張泉把那個密碼箱放在雙腿之間,用手緊緊壓著。
一百萬的寶貝。
不,現在還只是個寶貝,不是錢。
必須盡快把它變成賬戶里跳動的數字。
他第一個想到的人是王靈玉。
靈玉集團,家大業大,吃下這只碗輕輕松松。
楊掌柜也對他青睞有加。
可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
不行。
張泉立刻否決。
人情,不能這么用。
王靈玉和楊連波幫了他一次,那是雪中送炭。
現在他已經脫離了困境,再找上門,性質就變了。
他需要開拓自己的渠道。
周墨軒、錢老、陳副研究員……
這些人脈,才是比鈞窯碗更珍貴的財富。
張泉掏出手機,沒有絲毫猶豫,撥通了錢老的電話。
他沒提周老,也沒提鈞窯碗的來歷,只是用一種請教的晚輩口吻,說自己最近僥幸收到一件北宋的官窯瓷器,品相極好,想找個真正懂行、愛惜東西的藏家出手,不想讓明珠蒙塵,走拍賣行又怕流程太長,節外生枝。
“哦?北宋官窯?”
電話那頭的錢老顯然來了興趣,“什么窯口的?”
“鈞窯。天青釉紫紅斑大碗。”
張泉語氣平穩。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
“……好小子。”
錢老的聲音帶著一絲笑意,“你這運氣真是沒誰了。”
“行,我知道了。”
錢老沒多問細節,只說:“江城搞地產的馬總,你知道吧?”
“馬如龍。他不愛別的就愛宋瓷,尤其喜歡鈞窯。”
“人低調,從不走拍賣都是圈子里私下交易。”
“我把你的電話推給他,你們自己聊。”
“就說是我介紹的,他懂。”
“謝謝錢老!”
“謝什么,有好東西想著我們這些老家伙就行。”
掛了電話,張泉長出一口氣。
成了。
這條線,比他預想的還要順暢。
不到十分鐘,一個陌生的號碼打了進來。
對方聲音渾厚,帶著笑意,開門見山:“是張泉小友吧?”
“我是馬如龍,錢老介紹的。”
張泉立刻坐直了身體:“馬總您好。”
“東西在你手上?”
“在。”
“方便見個面嗎?”
“我在靜心茶舍,如果你方便現在就可以過來。”
“方便我馬上到。”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