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質:商周時期青銅(廢料回爐重鑄)
工藝:現代失蠟法鑄造,后期手動修整范線,化學藥劑與天然埋藏混合做銹
年代:現代
價值:3萬-5萬人民幣
備注:老料新工的典型代表,仿制水平極高,對常規鑒定手段具備極強的欺騙性。
果然是坑。
張泉的眼底深處,閃過一絲冷冽。
他的透視能力穿透了表層的綠銹,看到了更深層的東西。
銅質是老的,沒錯。
那些金屬分子中沉淀的歲月痕跡,做不了假。
但這就像用明清的老木料,去做了一件現代的仿古家具,木頭是真的,東西是假的。
器型,不對勁。
爵杯的流口和尾部翹起的角度,與典型的商周制式有細微的偏差,少了一分那個時代的雄渾與古拙,多了一絲現代審美的流暢。
外行人看不出,但只要是真東西看多了,就能感覺到那股子別扭勁兒。
最致命的,是內壁。
張泉的視線仿佛鉆進了爵杯的內部,看到了鑄造時留下的范線。
商周時期的范鑄法,范線粗獷而自然。
可眼前的這件,范線邊緣有極其細微的、呈規律性方向的打磨痕跡。
那是現代高速打磨工具留下的鐵證!
還有銹色。
大部分的綠銹、藍銹是自然生成的,但關鍵部位,比如紋飾的凹陷處、三足的根部,有一些顏色略顯浮夸的銹塊,那是用膠水和礦物顏料粘上去的!
好手段。
真是好手段。
孫家,為了給他下套,還真是下了血本。
就在張泉沉默的這十幾秒里,專家席上的氣氛也凝固了。
一直穩坐釣魚臺的吳振國,身體不自覺地向前傾,雙肘撐在了桌面上,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
他沒張泉那種外掛,但他幾十年的經驗和眼力,讓他嗅到了一絲不對勁的味道。
旁邊的趙興華滿眼都是好奇,他看不出所以然,但他能看出吳振國的異樣。
而最角落里,那個一直閉目養神,仿佛事不關己的秦四爺,此刻竟緩緩睜開了雙眼。
那雙渾濁的眼睛里,射出一道精光,直直地落在那只爵杯上。
王靈玉紅唇微抿,她雖然也覺得這爵杯氣韻非凡,但她更擅長觀察人。
吳老和秦四爺的反應,讓她立刻意識到,這件東西恐怕沒那么簡單。
現場的寂靜,被攝像機快門的“咔嚓”聲不斷打破。
所有人都等著張泉的結論。
孫浩程的嘴角,已經抑制不住地向上揚起。
他身邊的孫耀宗,則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浮沫,一副勝券在握的模樣。
成了,這小子猶豫了!
他看不出來!
終于,張泉緩緩抬起頭,放下了手中的爵杯。
他沒有看專家席,也沒有看孫家,而是直視著那位一臉莊重肅穆的持寶老者。
“此物……”
“銅質古舊,銹色也大部分自然天成。”
他先是給予了肯定。
持寶老者的臉上露出一絲矜持的微笑。
臺下的孫浩程,嘴角的弧度更大了。
“但……”
一個轉折詞,像一把鉤子,瞬間勾住了所有人的心臟!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