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魚眼睛一亮,“這是一個賣點,現在市面上用的大多是化纖棉的。這東西哪能比得上真正的棉花呢?我讓研究人員開發產品。”
三個女人一臺戲,同樣擅長不同領域的三位女性在一起討論,碰撞出來的好點子,也越來越多。
她們的事業不僅僅為了賺錢,也是想為這個社會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且說劉奕邦回到單位,基層歷練分配已經下來了,張貼在公告上。
有的人被分到了東部沿海地區,內心高興,但極力壓抑著,嘴里說著在哪都是建設祖國。
有的人分到如意單位,有的人對分配不太滿意,但好位置就那么點,不是誰都能輪得上的。
不過讓所有人都感覺震驚的是成績最好、工作表現最好的劉奕邦,居然被分配到了偏遠落后的地方。
不是說劉奕邦背后有人嗎?
可現在這樣的分配,明顯跟背后有人不一樣啊!
相對于其他人的焦躁,劉奕邦很安靜,因為他在組織找談話的時候,他說了自己的想法,到最為艱苦的地方。
直屬領導和上面的領導以為劉奕邦說客氣話,連續找了劉奕邦談話三次,都是這樣的回復。
上面的領導,跟傅家接觸。
傅衛國給的回復也很經典,“玉不琢,不成器。既然年輕人有理想有目標,咱們應該給予支持。”
領導聽到傅衛國這樣的回復,頓時肅然起敬。有人自愿去最艱苦的地方,的確值得表揚。不管是出于什么樣的目的,也不管用什么樣的方式,只要能給當地帶來一些好的改變,都有重要意義。
馬上各奔東西,他們這幾十個人因為實習的部門離得近,比較熟悉,所以大家準備吃一頓送行宴。
古代科舉有同年,他們這些人是同一批中央選調生,也有同樣的感情。
混個臉熟,以后有事不說互相幫忙,但提個醒,或者是提供一些可行的便利,就非常不錯了。
季恒跟劉奕邦關系不錯,談得來,問:“劉奕邦,不是我調查你,到了我這個階層,我想知道你的身份,其實并不難。你明明有更好的選擇,為什么要去甘省那邊的貧困縣?”
劉奕邦輕笑,“總要有人去。”
“這……”季恒被分到蘇省中部沿海城市,那邊的私營經濟非常活躍,“你跟我說實話。”
劉奕邦輕笑,“物質生活豐富,所以想追求精神上的升華。”
“啊?”季恒捶了一把劉奕邦,“你了不起,你高尚,說實話,我做不到,但并不影響我敬佩你。咱們一東一西,以后有事,打聲招呼就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