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都護府的書房內。
李琚放下手中關于屯田冬灌的卷宗,看向侍立一旁的王勝,問道:“都安排妥了?”
“回殿下。”
王勝躬身道:“求知館內外暗哨已增派三班,日夜輪值,館舍門戶入夜即閉,鑰匙由驛丞親自掌管。吐蕃少年郎今日若想出門,必先報備行程,由驛吏全程陪同,路線已避開所有重地。
赤尊公主那邊,仆役得了嚴令,只伺候起居,但凡涉及王府、軍務乃至王妃日常的探問,一概裝聾作啞。”
“嗯。”
李琚嗯了一聲,指尖在案幾上輕輕一點,轉而問道:“王妃那邊呢?”
“王妃已梳妝完畢,正往求知館去。”
王勝頓了頓,補充道:“三位楊娘子也安置在偏廳暫歇,由專人陪著說話解悶。”
李琚聞,不由得輕輕頷首,旋即起身淡淡道:“走吧,去會會這位吐蕃明珠。有些規矩,光靠驛丞那張嘴,份量還不夠。”
“是!”
求知館內,炭火無聲,熏香裊裊。
楊玉環端坐主位,一身金絲繡鳳的絳紅宮裝,發髻高綰,簪環璀璨,雍容華貴之氣自然流露。
她面色平靜,雙手交疊置于膝上,目光平視前方,將王妃的端莊與威儀詮釋得恰到好處。
李琚則在她身側稍后的位置落座,并未喧賓奪主,姿態卻如山岳峙淵,無聲地宣告著誰才是這片土地真正的主宰。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細碎的腳步聲。
片刻,門簾掀起,在兩名王府侍女的引導下,赤尊公主垂首走了進來。
她今日換上了一身略顯正式的吐蕃錦袍,色彩雖艷麗,卻難掩長途跋涉后的疲憊和局促。
貼身侍女卓瑪亦步亦趨地跟在身后,眼神里滿是好奇與不安。
偷偷抬眼打量這肅穆堂皇的廳堂,目光觸及主位上那兩道身影時,又慌忙垂下。
“吐蕃學子,赤尊,拜見王妃殿下。”
赤尊公主依照昨日驛丞臨時教授的禮儀,雙手交疊置于身前,微微屈膝下拜,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繃。
她用的是“學子”自稱,姿態可謂是放得極低。
楊玉環并未立刻讓她起身,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
這才溫聲開口道:“公主遠道而來,一路辛苦。求知館住得可還習慣?”
“多謝王妃垂詢,館舍清雅舒適,一應俱全,赤尊感激不盡。”
赤尊保持著行禮的姿態,恭敬地回答。
“習慣便好。”
楊玉環微微頷首,這才道,“公主請起,賜座。”
“謝王妃。”
赤尊直起身,在侍女搬來的錦墩上小心坐下,只敢坐半邊,腰背挺得筆直。
李琚此時才放下茶盞,目光淡淡掃過赤尊公主。
盡管那眼神平靜無波,卻仿佛能穿透人心,讓赤尊心頭猛地一緊。
他緩緩開口,語氣平淡道:“公主此來,學習我漢家禮儀、農桑工技,溝通唐蕃情誼。本王與王妃對此樂見其成。”
赤尊聞,連忙欠身:“是,贊普及莽布支大相臨行前再三叮囑赤尊,務必潛心向學,不負殿下與王妃厚望。”
“嗯。”
李琚應了一聲,話鋒卻陡然一轉道:“西域書院,自有書院的規矩。潛心向學者,本王自當禮遇,授其真知。”
“公主當知,求知館乃清修之所,非是市井坊肆。入夜閉門,潛心修習,方是學子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