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李琚的一連三問,眾將立刻意識到了李琚的用意。
薛延趕忙上前,拱手道:“稟殿下,據斥候最新回報及俘虜口供確認,吐蕃此番北上,實有大軍五萬。”
“其中,吐蕃本部精銳兩萬,由吐蕃主帥達扎路恭親自統帥。”
“余者仆從軍三萬,分別來自勃律、羊同、蘇毗、多彌、白蘭等邦國!”
說完吐蕃大軍的詳細情況,薛延想了想,接著補充道:“尚野息所率一萬前鋒,便是這兩萬本部精銳中的一半,如今,尚野息身死,達扎路恭手里,吐蕃本部精銳便只剩下一萬人!
“至于那些仆從軍,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不足為懼。”
隨著三人的答案報上,敵我雙方的情況,立即就清晰起來。
“一萬本部精銳.......三萬仆從軍.......”
李琚低聲重復著,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發出篤篤的輕響。
廳內落針可聞,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著他的決斷。
片刻后,李琚猛地抬頭,目光如電:“也就是說,達扎路恭看似還有四萬大軍,但其核心戰力,僅剩一萬!而那三萬仆從軍,不過是些墻頭草,見風使舵之輩?”
“殿下明鑒!”
李琚這話一出,眾將頓時齊齊點頭。
宋寧主動接過話頭,聲音沉穩:“仆從軍歷來如此。勝則一擁而上,敗則作鳥獸散。”
頓了頓,他臉上浮現一抹笑容:“如今吐蕃前鋒精銳盡喪,主將授首。待消息傳回,達扎路恭本部必然震動,而那些仆從邦國,只怕更是人心惶惶!”
宋寧這話一出,眾將臉上,也再次露出笑容。
就連李琚,心里都有些如釋重負的感覺。
別看他話說得囂張,什么休整三日,就全軍出擊,去和達扎路恭決戰。
可事實上,真要他率領一萬五千人,去對上四萬大軍,他心里還是有些發怵。
而現在嘛.......既然是一萬五千人打一萬人,那就簡單多了。
畢竟,唐軍將士的單兵作戰能力,并不比吐蕃士卒差。
更何況,唐軍人數更多,而且還有震天雷這種外掛!
思及此,他不再和眾將繞彎子。
直接對著宋寧吩咐道:“宋寧,你立刻草擬數份問罪檄文。以本王和安西都護府的名義,分別發往勃律、羊同、蘇毗、多彌、白蘭等國!同時,給吐蕃陣中那些仆從軍將領也發一份。”
宋寧眼中精光一閃,瞬間明了李琚的意圖。
但仍是笑問道:“殿下之意,是問責?”
“不錯!”
李琚頷首,語氣淡淡道:“檄文要寫得嚴厲,告訴他們,念在他們是受吐蕃脅迫,一時糊涂的情況下,本王可以給他們一個懸崖勒馬的機會。只要他們即刻撤兵,并保證永不再犯安西,則過往不咎!”
“若執迷不悟,繼續為虎作倀.......”
李琚的聲音陡然拔高:“待本王擊破吐蕃之日,必親提大軍,踏平諸國,雞犬不留,勿謂之不預也!”
隨著李琚話音落下,森冷的殺意也瞬間彌漫整個大廳。
“妙!”
薛延忍不住撫掌贊嘆:“殿下此計,攻心為上!達扎路恭本部受挫,軍心已是不穩。
此檄文一發,那些本就三心二意的仆從軍必然更加動搖,甚至可能引發內訌!”
“屆時,達扎路恭若強行彈壓,則離心離德;若放任自流,則軍陣自潰,此乃陽謀,堂堂正正,卻直擊要害!”
“本王正是此意!”
李琚點頭,沉聲道:“檄文要快,派最精干的信使,務必在決戰之前,送到那些邦國主將手中,讓他們知道,跟著吐蕃,只有死路一條!”
“末將領命!”
宋寧躬身領命,眼中閃爍著精芒。
李琚擺擺手,示意他退下。
隨即目光再次掃過廳內眾將,沉聲道:“諸位,三日休整,非是懈怠,乃為重振旗鼓,爾等可明白?”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