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女有一事相求。”姜瑤真抬起頭,神情懇切,“三皇子殿下體恤國情,私下里告訴臣女,近來南月屢次進犯我大鄴邊境,戰事吃緊,他心疼邊疆百姓流離失所,所以想將原本用于操辦婚事的錢財節省下來,用于賑濟災民,幫助百姓渡過難關,因而主張他和臣女的婚事一切從簡。
可臣女的父親心疼臣女,盼著臣女能風風光光地出嫁,所以主張這大婚的一切費用都由我們姜家自己承擔。這樣既能減輕皇室的負擔,又能讓臣女體面地嫁入皇家。陛下,不知您意下如何?”
皇帝聽了,臉上露出了贊賞的笑容。
“老三果然心懷百姓,憂國憂民,朕深感欣慰!不過,即便邊境戰事吃緊,也沒到要委屈皇子妃的地步,更何況要讓臣子承擔皇室婚禮的費用,這萬萬不可!若是傳揚出去,豈不是要讓天下人以為我們大鄴國庫空虛,連一場像樣的婚禮都辦不起了?
此事休要再提,你且安心,你和老三的大婚,朕自有安排。朕保證,你們的婚禮和聘禮用度,都將按照最好的標準來置辦,絕不會讓你受委屈!”
姜瑤真心中激動萬分,連忙跪下叩首,語氣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興奮:“臣女謝陛下隆恩!陛下圣明!”
她心中得意地冷笑,這下蕭修湛總不能再隨意敷衍她的婚事和聘禮了吧?
那些金包銀的首飾、珍珠鳳冠、質量次的綢緞,就都留給他的妾室們吧,她堂堂皇子妃,自然是要最好的!
——
慈寧宮內,太后斜倚在軟榻上,與姜姝寧閑話家常,臉上堆滿了慈祥的笑容。
“哀家正念叨著你呢,你就來了。你做的這甘草蜜餞來得真及時,哀家近來總是覺得嘴里寡淡無味,御膳房那些人做的糕點沒滋味,實在是不合哀家的口味。”
站在一旁的吳嬤嬤,語氣帶著幾分無奈:“太后,您身上的紅疹才剛好,太醫可是千叮嚀萬囑咐,要您忌食甜膩之物。御膳房的人也是謹遵醫囑,不敢給您準備太甜的糕點。若不是姜姑娘及時送來這化痰止咳的甘草蜜餞,老奴真怕您又因為吃太多糕點咳嗽了!太后,您就聽老奴一句勸,能不能把這害人的甜食給戒了?”
姜姝寧也笑著勸道:“吳嬤嬤說得極是,太后您年歲漸長,飲食上還是清淡一些為好,莫要貪圖一時的口腹之欲。”
太后聞,眼底掠過一絲淡淡的憂傷,語氣也變得有些低落:“正因為年歲大了,才更吃不了苦。這把老骨頭也不知道還能活幾年,不如多吃些甜的,讓日子過得舒心些,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太后您洪福齊天,身體康健,定能福壽綿長,長命百歲的。”姜姝寧笑著道。
她這番話并非全然是恭維。
前世,在皇帝駕崩之后,太后依然健在,甚至還當上了太皇太后,地位尊貴。
直到姜姝寧被毒害而死,太皇太后依然活得好好的,由此可見,這位太后娘娘的確是個長壽且有福氣之人。
太后拿起一塊甘草蜜餞,放入口中細細品嘗,臉上再次露出笑容。
“還是姜姑娘會說話,這話說得比這蜜餞還要甜!眼看著你妹妹不日就要嫁入皇宮了,再過幾年,說不定就能為皇家開枝散葉,膝下環繞著好幾個粉雕玉琢的孩子,哀家就不信你見了不會眼饞!”
聽到這話,姜姝寧的心頭猛然一震,仿佛被一道閃電擊中一般,瞬間想起了前世一些事來。
前世,她與蕭凌川成婚十年,始終未能誕下一兒半女,而姜瑤真與蕭修湛成婚十年,同樣也沒有子嗣。
這究竟是巧合,還是另有隱情?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