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說來,太夫人就是桓清棠的靠山,往后這位大少夫人地位尊崇,不容小覷。
再看程昭,她分明很有能力,在壽宴上大放異彩,偏又……
“祖母說,過幾日要去重陽觀打醮。這次壽宴很熱鬧,祖母高興,要在重陽觀打三日的太平清醮。”桓清棠笑道。
太平清醮是很常見、盛大的祈福醮,為國泰平安、風調雨順。
皇帝恩賞陳國公府,特意來給太夫人賀壽;周家打醮為天下太平祈福,也是報答皇恩。
“選好了日子么?”一位管事問。
程昭沉默坐在旁邊,靜靜聽著。
“二十五的日子不錯。”桓清棠道,“我翻了黃歷,這日諸事皆宜,如果諸位不反對,我便去告訴祖母。”
一副當家女主人的做派,拿好了主意。
眾人應和。
程昭也說:“一切都聽祖母和大嫂安排。”
臉上掛著得體微笑,語親切又溫柔。
半上午,一批管事回話結束,離開承明堂時就忍不住悄聲議論程昭和桓清棠。
這兩位少夫人都不簡單。
“有主見,能拿主意。太夫人最喜歡主意正的人。以前大夫人什么都請示她老人家,沒少被她罵。”管事夸桓清棠。
也有管事夸程昭:“沉得住氣,臉色沒變一下。明明她在壽宴上出彩了。還是沒壓住大少夫人。”
兩人都有超越年紀的智慧與謀算。
一代勝過一代,周家這兩位少夫人,比起兩位夫人,城府與謀算都要深很多。
將來鹿死誰手,真難斷定。
翌日,就敲定了去重陽觀打平安醮的日子,也就是后天,三月二十五。
太夫人會親自去。
程昭總隱隱不安,叫李媽媽回一趟程家,又叫素月去找大姐姐,詢問她們關于重陽觀的種種。
半下午,李媽媽和素月還沒回來,周元慎先到家了。
程昭跟他說起此事。
“……按說,壽宴辦得并不好,大嫂那邊漏洞百出。光‘芙蓉羹’、‘仙鶴舞戲’這兩樣,都備受詬病。
依照祖母的性格,這時候就該低調。重陽觀是大觀,又是打平安醮,一定會引人注目。這不是招惹口舌嗎?”程昭分析給周元慎聽。
道觀祈福的打醮中,平安醮是最大的,因為它祈求的是國泰民安。
這樣的道場,京城的功勛世族都會留心到,再次把桓清棠推到人前。面對不好的流時,任其冷卻,才能被遺忘。
太夫人是要捧桓清棠的,她這個時候提出打醮,程昭不得不多想。
周元慎態度冷淡,但他認真傾聽程昭說話。
“的確有點奇怪。”周元慎說。
“國公爺沒覺得我多心?”
“多心又沒錯。祖母做事我也不放心,你多留個心眼甚好。”周元慎道。
又道,“程昭,你可能礙了祖母的眼。你若惜命,需得更謹慎三分。”
因為壽宴的時候,桓清棠丟人、而程昭出了風頭。此事脫離了太夫人掌控。
她最是不能接受。
當年姑姑是怎么死的,此事周元慎聽他爹說過好幾回。
他爹也是從那之后心灰意冷,熄了封爵的心思,什么都不做。對太夫人,他聽計從。
他得活著,他有妻子,還有孩子。
太夫人罵他爛泥扶不上墻。
對女兒,而且可能封后的女兒,太夫人都能狠下心,只因她“失控”,何況小小程昭?
況且,長房死了三個男人,不都是病死的。
周元慎知道大堂兄身體一直不好,病懨懨的,大伯和二堂兄并不是自幼體弱多病。二堂兄甚至也是武將,小時候跟在祖父身邊的,而且他們死得更早。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