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一旦變了,不管如何花巧語彌補,都有裂痕。
大夫人對桓清棠的不信任,一旦產生,就埋下了種子。饒是拼命遏制,種子有了風雨就發芽,長成了攀上心頭的藤,郁郁蔥蔥。
正月十四,程昭又回了趟娘家。
她家兄弟姊妹商議去明晚去賞燈,要沿著護城河邊走上一大圈,直到翌日天明才歸。
四哥便說:“我訂好了醉仙樓,它二樓的位置正好可以瞧見今年的燈王。”
程昭對沿河賞燈興趣不大,可她喜歡看燈王。
“今年叫三姐收斂些吧。她沿街猜燈謎,把商家故意弄來刁難學子、吸引游客的噱頭都戳破。就沒有她猜不出來的燈謎。”四哥又說。
眾人都笑。
程昭:“我喜歡跟三姐一起。想要什么燈籠,她掃一眼就能猜出來。我跟著她出門,從不空手而歸。”
“我不愛跟她出門。”四哥說。
程昭就說:“那是因為她搶了你風頭。”
前年的正月十五,程昭這廂好幾個親戚家的女孩兒湊一塊,二哥接了三姐回來,人多熱鬧去逛燈會。
四哥程晁本想表現。他抓耳撓腮猜不出來的燈謎,程映一抬眸就知道謎底。
姑娘們全跟著程映跑了,包括程昭。
程四氣得牙根癢。
“……今年我叮囑三妹,叫她收斂幾分。”大姐姐笑道,又說程四,“你跟她比學問,不是自討苦吃?”
眾人都笑。
大姐姐又說:“問問國公爺,他正月十五可要跟咱們家人一起賞燈。”
程昭的笑容斂去。
大姐姐見狀,笑著說:“若他沒空,你帶上你小叔子。那小孩兒著實有趣。”
程昭:“我回頭問問。”
又說,“我不一定出得來。每家規矩不同。靖南王府愿意讓三姐跟娘家人過節,陳國公府未必。”
“做了人家媳婦,就要守人家規矩。你先回去問問。實在出不來也別惱,往后總有機會。”大姐姐說。
程昭道好。
她這日早早回了陳國公府,先去了絳云院。
她把明晚去賞燈的事,告訴了二夫人。
二夫人滿口答應:“你只管去,好好玩一夜,十六補覺。”
又說,“我們年輕時候也愛去賞燈,如今熬不住長夜了。不過,我與你公爹還是會出去看看燈的,逛半個時辰就回來。”
程昭笑道:“這般甚好,我也不愛逛整夜。無奈大家起哄,不便掃興。一掃興,往后沒人愿意帶我玩。一年到頭,也只元宵節可這般放縱。”
“是這個理兒。”
“元祁跟誰一起過節?”程昭又問。
“誰愿意帶他逛燈市?他可會猜燈謎了。商販恨不能捂住他的嘴,他把人家精心準備的‘小燈王’隨口就猜出來。
他哪里是去賞燈?分明去砸場子。我帶著他,商販譴責般看我,我恨不能找個地洞鉆。”二夫人嘆氣。
程昭失笑。
她也說了她三姐程映。
“元祁肯定比不過我三姐,畢竟他年紀小、見識沒那么廣。我帶上他吧,看看他們倆誰贏得多。”程昭說。
二夫人毫不猶豫答應了:“行。叫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免得他仗著自已聰明就目中無人。”
程昭道好。
二夫人卻欲又止。
程昭似乎能猜到她想說什么。
估計是問周元慎。
程昭沒接話。
她從絳云院回來,派素月去告訴周元祁,請他明晚一起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