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宇智拍拍胸脯:“吳院長,我用人格擔保,現在的當務之急,是確定這個送檢樣品的性能。”
一落地。
現場的所有人都像是打了興奮劑一樣。
你要是這么說。
那我們可就都不困了。
國外的產品,再怎么討論都是枉然。
畢竟討論完了,也不可能大規模應用。
可要是國內的產品——
大家立刻重新審視起那份報告,在各自的認知范圍內發表意見。
‘拉升模量絕對是夠的,這在t級別之下至少是1000往上。’
‘拉伸強度也沒問題!’
‘這個送檢產品還不是單純絲束的事兒,他們的碳布編制浸潤工藝也很強。’
‘考慮到這個產品的形態,我斷定他們一定掌握了量產的方法。’
‘是啊,如果不為量產,沒必要把碳布卷成這樣。’
‘但話說回來,這是個什么東西呢?’
‘能用到碳纖維的就那么幾個地方。’
‘這個形態嗎,我實在是想不到是什么產品。’
‘……’
嘰嘰喳喳之間。
鄭宇智再次開口:“諸位,不用想了,這個產品不是軍用的。”
吳鵬飛眼睛都瞪首了:“不是軍用還能民用啊。”
“嗯。”
吳鵬飛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民用?啥領域,跑車還是發動機?”
如果不是軍用。
那么用到高等級碳纖維的工業領域也就這倆。
要么是幾千萬的限量版跑車,要么就是某些特種發動機。
因為這些產品都是高研發投入的領域。
只有項目本體夠之前,產品廠商才會不計成本去做碳布的基礎研發。
“我實話說了吧。”
鄭宇智表情復雜。
“這個送檢的中空管狀物體——”
“是魚竿。”
霎時間。
會議室里鴉雀無聲。
魚——?
竿——?
這倆字大家都認識。
但是放在這個語境里,他們感覺有些陌生了。
“就是那種伸縮出來,用來釣魚的魚竿?”
鄭宇智有些無語:“我的吳組長啊,魚竿還能有哪種魚竿。”
“我滴龜龜……”
“這個是我在電商平臺購買的一款產品。”
鄭宇智開始訴說自己的心路歷程。
“據他們的主播介紹。”
“這玩意兒用了t1100的碳布,而且全國產。”
“我懷著試探的目的,買了一根送去檢測。”
“檢測報告如大家所見。”
“現在看來,主播并沒有說謊,不是虛假宣傳。”
實驗室的數據在那兒擺著呢。
這玩意兒是說不了謊的。
僅憑強度和模量這幾個關鍵數值。
他們就完全可以斷定這款碳布的含金量。
主播說是t1100的碳布。
而專家們的判斷是只高不低。
吳鵬飛作為應用方的代表,想想都頭皮發麻。
“你送檢的是魚竿!”
“說明這家廠商己經掌握了大規模量產的技術!”
“也就是說,我們的飛機突然間有了供應商!?”
鄭宇智站起身,心情無比澎湃。
“吳組長的說法大致是中肯的。”
“同志們,這是一款性能一流的碳纖維材料,而且是量產。”
“當務之急,分出一個技術組,對這個產品進行全面的分析。”
“再分出一個考察組,立刻去廠商那邊調研。”
“我現在需要向上級報告這件事,十五分鐘后會議繼續。”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