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先生與李奔香所說的“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這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故。
這句話說的是,湖北地域文化的標志性表達。
這句話將“九頭鳥”與“湖北人”關聯,是隨歷史的演變,經歷了從圖騰贊美到性格隱喻的轉變。
這句話,屬于湖北人精神特質的象征。
這得先說說這“九頭鳥”為何意
“九頭鳥”的神話與文化原型,是有出處的。
“九頭鳥”,最早的源頭,是楚地文化中的九鳳神鳥。
九鳳神鳥,那可是《山海經·大荒北經》中所描述的:“大荒之中,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名曰九鳳”。
這就是九頭鳥的樣子。
楚人將鳳,視為祖先圖騰。
也即就是說,它是祝融為鳳的化身。
九鳳因“九首”象征神圣、吉祥與力量。
因此,它是楚地先民對美好、強大的精神寄托。
而在早期文獻中,九鳳是楚國的祥瑞象征,與“惟楚有才”的文化自信緊密相連。在現代,人們依然還期待著能遇到傳聲中的九鳳。
但顯然,傳說只能是傳說。
后來,那九頭鳳鳥都成了神仙小說里的道具了。
這可辱沒了神圣無比的“九頭鳥”。
上頭的所指的“惟楚有才”,當然也是一場典故。
“惟楚有才,于斯為盛。”
此乃漢語中之經典名句。
“惟楚有才,于斯為盛”。這是現在的湖南省長沙市湘江之灣的、那個岳簏書院門前的一副對聯。
它的意思是說楚國真是個出人才的好地方啊!
這樣的地方,,沒有誰能不愛
而這地方,更是英才齊聚之所。
是后人學習與流連往返之地。
整句話連接起來的引申意義為我們后人要像前輩們一樣,具品德、賦才情、耐勞苦、抗打擊壓之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