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莫要慢了!”
“文寶齋的新話本又到了,遲了的便搶不到了!”
大清早,街頭的吆喝聲便打破了清河縣的寧靜。
眾多士子早就盼著這一天,聽到盯哨的同窗吆喝,呼啦啦全都涌了過去。
而文寶齋的伙計們卻早已經見怪不怪了,按照少東客與“陸先生”提前的吩咐,擺放完話本之后,便已經在店外列好“人墻”。
他們人為地站在那里,而外面的士子們便是再心急,也不好當眾做有辱斯文之事,只能乖乖按照“陸先生”的設計,進行排隊。
雖是很多人往文寶齋擠,但卻出奇地極有秩序。
便是為買筆墨而來的老顧客也沒有過多地受到打擾。
“看看,真不愧是文寶齋出的話本,這畫面栩栩如生,真是威武。”
那些先一步搶到話本的年輕士子似是顯擺般地擺弄著書頁,故意把其中帶有插畫的讓其他同窗看到。
果然,其他還在排隊的士子伸長了脖子,紛紛露出艷羨之色。
“走,既是買到了話本,那不如趁機去一趟漓風樓,聽宋老先生的評書,再配上北山新茶,那才夠味道!”
這些士子家境優渥,讀書的本事自是有高下,但是論起“享受”二字,他們卻各個內行。
“對了,你可曾聽說,宋先生讓幾個弟子,搞起了什么皮影戲,晚間就要在漓風樓演藝一番呢。”
“從來沒聽說過那等物什,但是沖著宋先生的名頭,還是可以欣賞的……只是,為何他們要晚間才開始?”
“這卻是不知,反正太陽落山后也是閑來無事,到時看看便知。”
“嘿嘿,盧兄果真無事么?”
他們一邊閑聊一邊往漓風樓而去,路上還隱約傳出某種猥瑣的笑聲。
清河縣不但是上縣,而且居于“清河”“漓水”的交匯之處,多年沒有戰亂,休養生息自是中原之地的富裕之所。
因此縣城之中青樓楚館倒也有幾間,為太陽落山之后唯一的“娛樂消遣”之所。
只不過,這些年輕士子雖是心向往之,但多不要顧及自己的名聲和家族的臉面,當是不能公開前往。
不過眾人私下里是如何行事,卻是無人可知了。
此時,漓風樓的熱鬧,也絕不下于文寶齋。
宋濂的說法還是有誤。
他覺得陸淵畫技雖高,但對于他的說書卻無太大幫助。
可是,文寶齋高調重新印制三國等話本,不但引得洛陽紙貴,更成為小小清河縣中的熱門話題,讓“三國話本熱”再次興起。
而宋濂本就是評書大家,眾人也樂意跑到漓風樓,或飲酒或品茶,同時聽宋先生的評書。
……
“陸先生對于人心把握,真是比你的畫技還要厲害。”
漓風樓的雅間之內,徐文遠看到自家產業賓客云至的情形,哪怕他向來性子沉穩,此時也笑得合不攏嘴。
“這些年輕士子,不但懂得享受,更重要的是愛趁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