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默也準備起身告辭,卻被李司令叫住了。
“方將軍,留步,我們再聊聊。”
待會議室里只剩下他們兩人,以及門口肅立的警衛時,李司令示意方默坐下,親手給他斟了一杯熱茶。
“方將軍,是不是很奇怪,剛才會議上,我沒有給你的69軍分配任何防區?”
李司令呷了口茶,微笑著問道。
方默坦誠地點了點頭:“確實有些疑惑,請長官明示。”
李司令放下茶杯,身體微微前傾,壓低聲音道:
“這里沒外人,你給我交個底。
你的69軍,如果在平原野戰條件下,正面硬碰硬,對上鬼子一個齊裝滿員的甲種師團,有沒有把握戰而勝之,甚至……攻克其防線?”
問完這話,李司令自已心里也清楚,這么問有些敏感,甚至有些直白得不近人情。
但他沒辦法。
大夏此時的軍隊制度太混亂了,山頭林立,派系復雜,各部實力更是良莠不齊,水分極大。
川軍的一個師,聽著名頭響亮,往往實際只有三四千人,一兩千條槍,彈藥更是匱乏。
西北軍的第3軍團,名字是軍團,聽起來嚇人,實際上只有一個第40軍,下轄一個第39師,2旅4團,外加一個補充團。
一個軍團啊,滿打滿算就5個團的兵力!
而方默的第69軍,報上來的兵力是七萬五千多人,聽起來駭人聽聞。
但這支部隊剛剛經歷金陵血戰,連續惡戰,傷亡必然不小,部隊疲憊,新兵比例恐怕不低。
這七萬多人里,究竟還有多少是能拉上去就打硬仗的老兵?重裝備還剩下多少?持續作戰能力如何?
李司令心里實在沒底。
他需要知道這把刀,到底有多鋒利,才能決定把它用在什么地方,怎么用。
方默迎著李司令探詢而凝重的目光,沒有任何猶豫,重重點頭:
“長官,鬼子的甲種師團,編制龐大,兵力常常達到兩萬八千人,甚至三萬,其火力、機動力和兵員素質,實際上已經相當于正常的一個軍。”
他稍微停頓,然后自信的繼續道:
“但是,我第69軍,有絕對的信心,在平原野戰條件下,正面攻克鬼子一個甲種師團的堅固防線。”
這不是狂妄,而是基于對自身實力的清晰認知。
他的系統兵主力,裝備、訓練、士氣都是頂尖水平。
即便是新整編的部隊如103師、新2旅,也在金陵戰役中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絕非尋常雜牌可比。
“好!”
李司令雙眼猛地一亮,雙手用力一拍,臉上露出興奮的神色。
他立刻站起身,拉著方默再次走到那幅巨大的軍事地圖前。
“你看,”他的手指點向魯省方向,“華北的鬼子南下進攻我彭城,主要就是兩條路。”
手指先沿著津浦鐵路線滑下:
“這一路,是從濟城出發,沿著鐵路線和旁邊的京杭大運河南下,進攻我防線的左翼。
這條路有鐵路和運河支撐,補給方便,鬼子重裝備行進容易,必然是主力所在,進攻速度也會最快。”
接著,他的手指移向東部:
“另一路,是從青城方向南下,離開鐵路線,在野地里沿著公路、土路推進,意圖從我防線右翼展開側擊。這條路條件差,速度會慢很多。”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