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臺上,小雪還在下。
大夏軍人們再次用鮮血和生命證明了自已的不屈。
-----
華中派遣軍司令部內,朝香宮鳩彥王看著桌上堆積的“捷報”,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報告上都說“予敵重創”、“我軍奮勇前進”,但關鍵的戰略節點,除了短暫占領又迅速丟失的雨花臺,幾乎一個都沒真正拿下來。
他不是傻子,很快就明白了現狀。
從杭城灣登陸,滬上大捷,一路追著國軍潰兵到金陵城下,鬼子部隊一直憋著一股勝者的銳氣,帶著強烈的心理優勢。
但這股氣,在金陵堅固的防線和慘重的傷亡面前,已經泄了。
進攻的勢頭正在衰減,士兵們露出了疲態和恐懼。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朝香宮鳩彥王喃喃自語,眼中閃過一絲瘋狂,“必須孤注一擲。”
他決定,動用最后的殺手锏——特種彈。
只要能打贏,一切好說。
萬一打不贏,大不了他本人灰溜溜回國,總比在這里被下邊的師團長當傻子強。
至于大本營謹慎使用特種彈的命令,此刻被他拋到了腦后。
他下令給華中派遣軍各部。
“允許便宜行事,發起最后總攻。”
然而,被憤怒和執念沖昏頭腦的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正常的戰術選擇,應該繼續猛攻南線雨花臺、中華門一帶,因為那里的中央軍部隊雖然頑強,但裝備和韌性明顯弱于東線的69軍。
但朝香宮鳩彥王此刻最想擊敗的,是那個讓他屢屢受挫、顏面盡失的方默。
“我要把那個大夏小子碎尸萬段。”他咬牙切齒地在地圖上重重一點,點在了紫金山以南、中山門一帶。
他的計劃是。
首先,在選定的紫金山南部突破點突然釋放毒氣彈,癱瘓守軍。
接著,命令早已潛伏在中山門外難民區的竹下俊特戰隊暴起奪門。
同時,集中剩余的兩個戰車聯隊、大量卡車運載的步兵,以及迂回過來的第6師團主力,從紫金山南側快速穿插,猛攻中山門。
只要一舉奪下中山門,沖進金陵城內,必然能引起守軍全線震動。
尤其是那個志大才疏的衛戍唐司令,只要他一慌,下令混亂,其他方向的守軍必然軍心渙散。
屆時,華中派遣軍就能趁機包圍孤立在紫金山的69軍主力。
方默,就將插翅難飛。
到時就是他的死期了。
朝香宮鳩彥王的想法很美好,但現實很骨感。
-----
12月19日,清晨。
風向似乎對鬼子有利。
一陣凄厲的哨聲后,鬼子陣地上射出了一排排特制的毒氣炮彈,落在中山門及其周邊新1旅的陣地上。
淡黃綠色的煙霧迅速彌漫開來。
幾乎同一時間,在中山門外潛伏了近一周的竹下俊特戰隊,接到了出擊的命令。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