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華中派遣軍司令部。
朝香宮鳩彥王端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后,面前攤開著第13師團(仙臺)和第16師團(京都)送來的首日戰報。
他逐字逐句地看完,那張保養得宜、帶著皇室成員特有矜持的臉上,先是閃過一絲錯愕,隨即嘴角難以抑制地向上扯動,最終化為一聲充滿譏諷的冷笑。
“呵……呵呵……”
報告上白紙黑字寫著,兩師團合計五萬余人,猛攻紫金山69軍防線一整天,僅“玉碎”一百余人。
然而,這份簡短的陣亡名單卻格外“耀眼”。
中佐一名,少佐兩名,大尉、中尉若干……幾乎全是中高級軍官。
仿佛這場血腥攻防戰中,只有軍官們在“帶頭沖鋒”、“英勇戰死”,而普通士兵則安然無恙。
至于傷員和失蹤人員,數字卻陡然飆升到了六千余人,相當于兩個多聯隊基本喪失了戰斗力。
朝香宮鳩彥王氣得差點把報告摔在桌上。
這不是把他當傻子糊弄嗎?
怎么,真以為天蝗的親戚就是個不識數的草包?
才死一百多個軍官,就能讓兩個半聯隊失去戰斗力?
剩下的士兵都是泥捏的,看著長官死了就自動潰散?
這戰報簡直荒唐到離譜。
他強壓怒火,召來親信侍從武官,低聲吩咐了幾句。
不久,武官回報,悄悄聯系了前線憲兵,對方支支吾吾地承認,前線正在“緊急處理”大量陣亡者遺體。
焚燒爐日夜不停,掃出來的骨灰都堆成了小山。
朝香宮鳩彥王的心沉了下去。
果然如此。
他再看戰果部分,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報告聲稱“予敵重大殺傷,預計殲敵過萬”,“敵69軍潰不成軍,抱頭鼠竄”。
可他抬頭看向墻上巨大的作戰地圖,代表敵我接觸線的標記,與他昨天傍晚看到的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鬼子控制的區域,沒有向前推進一寸。
“八嘎呀路,豈有此理!”朝香宮鳩彥王終于忍不住大聲罵了出來。
殲敵過萬,所以戰線紋絲不動?
這邏輯鬼才,連三歲小孩都騙不過。
他頹然坐回椅子上,揉著發脹的太陽穴。
這種離譜戰報,他見得多了。
陸軍海軍一個德行。
當初滬上作戰,海軍不也號稱第一天只陣亡了二十人,結果轉頭就哭爹喊娘求陸軍支援,說什么一整個陸戰隊大隊都打殘了。
入侵大夏,本就是一場豪賭。
國內輿論早已被煽動起來,只等著金陵陷落的捷報傳來,就要舉行盛大的慶祝儀式。
他現在要是戳破這層窗戶紙,向大本營如實匯報前線進展不利、傷亡慘重,那豈不是顯得他這個司令官無能至極?
相反,如果順著這些師團長的意思,把戰報原封不動地報上去,萬一將來出了大紕漏,他還可以把責任推得一干二凈。
都是下邊的人欺上瞞下,我也是被蒙蔽的!
想到這里,朝香宮鳩彥王心中有了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