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區內的享殿、配殿乃至神道兩側的石像旁,都拉起了電話線,架起了電臺天線。
參謀人員進出匆匆,電話鈴聲、電報滴答聲、地圖翻動聲取代了往日的寂靜。
方默漫步在蒼松翠柏掩映的神道上,腳下是歷經六百年的石板,周圍是栩栩如生的石獸。
他抬頭望向享殿那古樸的飛檐,心中默默向這位驅除蒙元、恢復大夏的洪武大帝告了一聲罪:
“后世晚輩方默,為御外侮,保家國,不得已驚擾先帝安眠,萬望恕罪。”
隨即,他又不禁自嘲地笑了笑。
如今,活著的大夏人正在成片地倒下,山河破碎,血流成河。
與這國破家亡的慘劇相比,暫時借用一下先人的陵寢作為指揮部,又算得了什么?
若能以此換來戰局轉機,保住更多同胞性命,相信這位以鐵血著稱的開國皇帝,泉下有知,亦能理解。
他走進臨時設在一處偏殿的指揮部,里面忙碌異常。
巨大的軍事地圖鋪在臨時拼湊的桌子上,上面密密麻麻標注著敵我態勢。
偵察機拍回的照片和情報部門送來的文件堆在一旁。
一名參謀見方默進來,立刻上前匯報:
“軍座,根據最新偵察,鬼子部署大致如此。南線……東線……其預備隊101、104師團位置相對靠后,動向不明,但判斷是為應對我部裝甲突擊而設。”
方默走到地圖前,目光銳利地掃過每一個箭頭和符號。
他看得非常仔細。
良久,他直起身,輕輕吐出一口氣。
鬼子的部署,四平八穩,層層遞進,預備隊位置刁鉆,幾乎找不到明顯的漏洞和可以大規模穿插的空隙。
朝香宮鳩彥王這個老鬼子,雖然狂妄,但在軍事上并非庸才。
他吸取了之前的教訓,把方默當成了一個勢均力敵、甚至需要格外警惕的對手來對待。
方默不自覺想起了穿越前的那次金陵之旅。
那時,祖國的gdp世界第二,國泰民安,他作為一個普通的游客,走馬觀花地游覽明孝陵、紫金山、玄武湖。
心中所想的,無非是風景如何,歷史掌故,還有哪里的小吃更有名。
那時的金陵,是一座充滿煙火氣與歷史底蘊的現代化都市。
強大的咱媽保護這片土地上的十數億百姓。
而如今,他對金陵周邊地形的熟悉程度,已經遠超任何導游。
哪里是制高點,必須死守;
哪里適合設置反斜面陣地,規避炮火;
哪里可以故意示弱,設下口袋陣誘敵深入……
這些信息幾乎刻在了他的腦子里。
因為他知道,和那個和平繁榮的時代不同,此刻,無數大夏軍民正用血肉之軀,抵擋著鬼子的鐵蹄。
未來幾天,將有數不清的無名英雄,長眠在這座古城的周圍,與這里的山山水水融為一體。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