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振奮的是,還有5師、51師、67師這三支中央軍的勁旅已經啟程,趕往滬上戰場。
生力軍在手,鬼子援兵將至,決戰的氣息已撲面而來。
張冶中深吸一口氣,看了看地圖,沒來由的突然想到了正在休整的第21旅和旅長方默。
于是他拿起桌上的專線電話,直接撥通了閘北警局。
“方旅長嗎?我,張冶中。”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考較的意味,“鬼子增援的船隊已經在路上了,最遲后天就到。一旦我們把虹口這最后一塊硬骨頭啃下來,把殘存的鬼子趕下黃浦江,你覺得……增援上來的鬼子,會在哪里上岸?”
電話那頭的方默明顯愣了一下。
這種關乎整個戰區戰略走向的大問題,張司令怎么問起我這個小旅長來了?
他以為張冶中是在考校他的戰略眼光。
方默定了定神,結合前世記憶和當前戰場態勢,謹慎分析道:
“司令,目前我大軍主力云集在黃浦江西岸的市區,后勤命脈全系于西北方向連接蘇州、金陵的鐵路線。
如果我是鬼子指揮官,絕不會頭鐵地硬沖我們重兵把守的市區灘頭。那樣傷亡太大,見效也慢。”
他走到自已墻上的地圖前,手指點向西北方向的海岸線:
“最可能的登陸點,在西北面。寶山、吳淞口以西,直至張華浜、獅子林、川沙口這一帶海岸線。
這里灘涂相對平緩,更重要的是,一旦登陸成功,鬼子可以迅速西進,直撲羅店、南翔、大場這幾處至關重要的鐵路樞紐。”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