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司令很想大手一揮,像個體恤下屬的領導那樣,告訴方默:“弟兄們辛苦了,好酒好煙管夠,豬肉牛肉雞肉雞蛋隨便造,能吃多少吃多少。”
可惜,他只是一個被架在火上烤的“自動簽字機”,俗稱光桿司令。
金陵城內的后勤體系,早已隨著遷都工作的混亂而基本癱瘓。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給方默開出一張張蓋著衛戍司令部大印的空頭支票,簽上自已的大名,然后讓方默“根據需要,自行在城內籌措”。
可以說,白黨的后勤工作做得極其拉胯。
包括69軍在內,所有駐扎在金陵的部隊,基本都得各顯神通,自已解決吃飯、彈藥和藥品問題。
所幸,方默從一開始也就沒指望他。
-----
12月14日,天色剛蒙蒙亮,震耳欲聾的炮聲再次撕破了清晨的寧靜。
鬼子新一輪的猛攻開始了,雙方士兵在硝煙與泥濘中再次殺紅了眼。
機場跑道旁,回來釋放系統空間中物資和武器的方默親自為即將出征的機群送行。
航空部隊指揮官楚天縱站在他面前,立正敬禮。
“天縱,記住戰術。”方默指著東方的天空,“起飛后,護航的bf-109和b-25混合編隊,先向北飛,在長江上空盤旋爬升。”
“根據偵察照片,鬼子在炮兵陣地周圍部署了大量20mm、25mm小口徑高射炮和高射機槍,但嚴重缺乏能威脅高空目標的大口徑高炮。”
“所以,你們必須爬升到5000米以上,再轉向東,進入攻擊航線。到達目標上空時,高度要保持在6000米左右。”
這個高度,是鬼子主力九六式艦載戰斗機難以企及的極限。
即便有鬼子飛行員拼命將飛機拉上去,在那個高度,九六式孱弱的發動機功率會急劇下降,飛機笨重得像塊石頭,機動性基本喪失。
屆時,擔任護航的bf-109只需一個俯沖,就能像老鷹抓小雞一樣,輕松解決這些勉強爬升的“活靶子”。
4架新到的b-25“米切爾”轟炸機雖然皮糙肉厚,機身兩側固定安裝了4挺勃朗寧重機槍,機頭還有2挺活動機槍,加上背部、尾部和腰部炮塔各2挺,總共12挺機槍,火力堪稱兇悍,遠超只有2挺機槍的九六式。
但方默絕不打算讓自已這寶貴的戰略資產去和鬼子的戰斗機硬碰硬。
至于剩下的7架老式“劍魚”轟炸機,方默暫時不準備再動用它們了。
速度慢、機體脆弱,只能依靠突襲取得戰果,一旦鬼子有備而來,任何小口徑防空火力對它們都是致命威脅。
ju-87斯圖卡俯沖轟炸機則將在鬼子的戰斗機被高空編隊吸引后,再入場進行精準的俯沖轟炸。
“明白,軍座。”楚天縱立正敬禮,“保證完成任務。”
太陽照常升起了。
朝陽的光芒灑在跑道和銀灰色的機翼上,反射出冰冷的光澤。
方默目送著楚天縱跑向他的bf-109,地勤人員最后檢查著b-25龐大的機身和掛滿炸彈的彈艙。
引擎相繼啟動,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
機群緩緩滑行,加速,最終昂首起飛,編隊后向著北方長江方向爬升而去。
仰著頭的方默心里暗暗吐槽。
一群漢斯的主力戰斗機,在為4架白鷹轟炸機護航,這樣的奇景,恐怕也就在他這里才能看到了。
-----